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立意.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立意 一、什么是立意 是作者所评论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现象及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意见,确定评论的主要思想,它是评论的灵魂。 也称立论 1、“意在笔先” “凡为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 为之兵卫……是以意全胜者,辞愈朴而 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 ---------杜牧《答庄充书》 2、意胜则笔胜 要写出好作品,首先立意要高 二、立意与选题的关系 1、一般情况下,选题在先,立意在后,选题为立意提供基础,立意赋予选题以灵魂,选题趋同,立意互异现象。 2、 两者虽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相对地,选题的客观性强些、稳定些,而立意则更为活跃,更具有主观性和倾向性,所以评论作者在立意方面比选题拥有更充分的主动权和能动性。 3、它们又是互相渗透的,不能截然分开,人们在确定选题时,往往同时思考立意了。 第二节 立意的要求 一、立意务必正确 二、立意力求全面 三、立意追求深刻 四、立意需要新颖 案例分析 方舟子遇袭案告破 嫌疑人竟是院士候选人 21日晚19时30分,北京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打假斗士”方舟子、《财经》杂志编辑方玄昌遇袭案告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泌尿外科主任肖传国等四名嫌疑人,被警方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警方介绍,肖传国认为二方学术“打假”,致使他未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报复,其花费10万元雇凶伤人。(9月22日《新京报》) 期待方舟子进入“春晚大名单” “打假斗士”方舟子遇袭案终于告破,令人欣慰。同时,也让一直支持方舟子的人更加支持他,让先前曾怀疑方舟子炒作的人不再怀疑。通过此事,整个社会应该更加支持方舟子“打假”。 ??? ?关于这起案件本身,我觉得没必多说什么了,相信法律会做出公正判决。我倒是忽然到起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举国关注的央视春晚,是不是应该关注一下方舟子,围绕方舟子设计个节目或环节? ????在央视三套最近一期《我要上春晚》节目中,央视资深策划人朱海提到,擅长女扮男装的“草根明星”李玉纲曾进入“春晚大名单”,只要有合适的节目,很有希望上春晚。所谓“春晚大名单”,就是央视内部敲定的春晚人选,包括演员、作者、嘉宾、观众等。春晚剧组对进入“春晚大名单”的人选偏爱有加,自然会想方设法让他们在春晚中跟观众见面,以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扩大春晚的影响。在虎年春晚上,我们见到了“中国首善”陈光标等风云人物。那么,号称“打假斗士”的方舟子,今年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可谓不大,他能否也进入“春晚大名单”,成为兔年春晚的座上客呢? 春晚每年都会设计一两个“动情点”,以引起全国观众对某一类人物或某一类现象的关注。比如,曾有一年介绍了聂卫平姐姐一家和一位小保姆的故事,并配上韦唯的歌曲《爱的奉献》,结果引起巨大轰动。假如方舟子能在兔年春晚跟观众见面的话,不仅会对其本人继续“打假”起到鼓舞作用,也会引起更多人对方舟子现象的关注,和对学术腐败问题的思考,意义非凡,不可小瞧。 ???? 实际上,央视三套的《文化视界》节目,最近已经关注方舟子现象了。有一期,主持人马东便和方舟子面对面,就遇袭事件以来方舟子的方方面面情况进行了交流,很受观众欢迎。假如免年春晚也能以方舟子现象为素材,设计出合适的节目或环节,来表现方舟子在“打假”问题上的执着,引导人们关注、支持方舟子,为方舟子“打假”呐喊助威,我想,不仅对方舟子“打假”意义重大,对提升春晚品位来说,也会有所帮助。既如此,春晚何乐而不为呢? 博导买凶袭击方舟子的三大可悲 神话故事中说,狐狸修行千年即可变成人的模样,但唯一不能去掉的就是尾巴。所以变成人样的狐狸必须把尾巴掩藏起来,但不论怎么掩藏,总会时不时的露出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肖传国有着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973首席科学家等一系列光环,可他却跟变成人样的狐狸并无二致。表面上是专家教授,暗地里却是贼匪。买凶伤人,穷凶极恶的行为背后,暴露出了其自身以及学术界的三大可悲之处。 ???? 其一是专家、教授变凶手的可悲。曾几何时,专家、教授被视为是社会精英、国之栋梁,是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主要力量。可如今,越来越多的专家被指“砖家”,不少教授从事科学工作却不信科学信迷信,不信法律信拳头。这种沦落呈现出的群体之势,为学术、专业界的纯洁性敲响了警钟,是社会的悲哀。 ????其二是学术不正之风越刮越盛的可悲。本是潜心做研究、做科学的专家、教授,把越来越多的精力用在了职称评定、利益求租、虚名追逐中,科学成了幌子,功利才是目的。据警方介绍,肖传国认为方舟子和方玄昌学术“打假”,致使他未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报复,其花费10万元雇

文档评论(0)

PPT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