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gq.pptx

1113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gq.ppt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13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gq.pptx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一、绿色建筑的定义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二、绿色建筑评价的基本要求 1、绿色建筑的评价以建筑群或建筑单体为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建筑所处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 2、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3、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周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并提交相应分析报告。 4、申请评价方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规划、设计与施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关文档。;三、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 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一般项和优选项为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可选条件,其中优选项是难度大、综合性强、绿色度较高的可选项。 2、绿色建筑应满足公共建筑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划分按表1 3、当标准中某条文不适应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该条文可不参与评价,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按原比例调整确定。 4、评价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对有多项要求的条款,各项要求均满足时方能评为通过。 ;表1 ;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 危害性电磁辐射及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3.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4. 场地内无污染源。 5.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Ⅱ 一 般 项 1.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2.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3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3.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4.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5.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6.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Ⅲ 优 选 项 1.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 标准。 2.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规划项目。 3.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40%。 ? (二)节能与能源利用 Ⅰ控 制 项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2.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第5.4.5、5.4.8及5.4.9条规定,锅炉热效率符合第5.4.3条规定。 3.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4.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现行值。 ;5.新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 计量。 6.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或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旅馆可再生能源制备的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5%,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于建筑用电量的2%。其余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制备的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10%,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于建筑用电量的2%。 7.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目标值。 Ⅱ 一 般 项 1.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2.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3.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 7107规定的4级要求。 4.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5.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处理,降低新风负荷。 6.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7. 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空间使用时,采取有效措施节约通风空调系统能耗。 8.采用节能设备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第5.3.26、5.3.27条的规定。 9.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10.当采用集中空调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