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ūn chóu
1、春 愁
qiū féng jiǎ
(清) 丘 逢 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①这首诗写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上年春,清政府因甲午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将台湾及所属岛屿并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诗人痛定思痛,回首往事,悲愤填膺,泪水纵横交流。此诗正抒发了作者这种悲愤的感情。
②往事:指割让台湾及诗人组织义军抗日保台的情景。潸(shān山):泪流的样子。
③四百万:指当日台湾的人口。据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原注:“台湾人口合闽、粤籍(台湾人),约四百万人也。”丘逢甲(1864~1912) 中国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生于台湾苗栗。丘逢甲少有诗名,内渡前所作已多,但代表其诗歌思想、艺术成就的,是内渡后的作品。这部分诗约1700多首,以怀念台湾和感愤时事之作最为突出。《愁云》、《春愁》、《往事》、《秋怀》等,倾诉台湾沦亡的悲愤,抒写思念故园的愁情和恢复失土的壮志。他的怀古、纪游诗,表彰前贤,刻画山川,往往寄托忧时济世的怀抱。诗集主要有《柏庄诗草》、《岭云海日楼诗钞》等。 ①翠微亭:始建于宋代,历代屡建屡废。旧址在齐山西南临齐山湖(今为东南湖农场)的最高处。新的翠微亭于一九八五年建成。本诗写作年代,清人陈梅缘证实为绍兴元年,非绍兴四年。②得得:象马蹄声。芳:指美景胜迹。马蹄得得声中,透露了将军忙里偷闲,游览河山的欢快。③马蹄催归句:是说听到马蹄声,又想到了收复中原的重任。两次写马蹄声,一欢快,一紧迫。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贫寒,二十岁应募为“敢战士”,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绍兴十年(1140)统率岳家军大破金兵于郾城,进军朱仙镇,准备渡河收复中原失地。但朝廷执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后被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马上作
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
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注释]①驱驰:策马疾驰,这里指奔走效力。②主:指明朝皇帝。③江花:指南方的花。④边月:边塞的月亮。这里的边塞指山东沿海登州卫等地。 [内容评析]「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从福建、广东到蓟州,可说一在天南,一在地北。「南北驱驰」四字,概尽戚继光一生大节。「报主情」,并非不喜欢安定的生活,只是心怀天下,为了国家的安宁,不惜万里奔波。全句表现出一种崇高的襟怀。而次句一「笑」字更是意极浑含,写尽了抗倭名将的豪迈气概。为了抗倭事业,一生中到过山清水秀的南方,也到过波涛汹涌的山东海防,行色匆匆间,总无暇顾及周围美好的景色。江畔紫嫣红的鲜花和江防皎洁明朗的月亮恐怕要笑我不懂得欣赏了吧。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这两句是「平生」、「南北驱驰」的更具体的说明。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形像跃然纸上,他是紧紧与战马与横戈联在一起,不能须臾分离的。「一年三百六十日」初读似乎是一个凑句,其实很有妙用。它出现在「都是横戈马上行」的点睛之笔的前面,起到了必要的渲染作用,使读者感到,一日横戈马上英勇奋战并不难,难的是三百六十天如一日,更难的是年年如此,「平生」如此。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继承父业,袭世职登州卫(今山东蓬莱县)指挥佥事;旋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后因在浙、闽一带抗倭有功,升任总兵官。他一生南征北战、颇有建树,为明代抗倭名将、著名军事家。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莅戍要略》、《止止堂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注释] ① 僵(jiāng)卧:挺直躺着。 ② 戍(shù轮台:守卫边疆(jiāng)。轮台,汉代西域地名,现在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③ 夜阑(lán):夜深。 ④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