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亲水性聚合物多孔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2.1概述
废水生物处理载体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多样、由天然到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过程。砂、砾石、沸石、海泡石、无烟煤等是人们最早采用、也应用较普遍的载体。随着生产实践对载体的需求和载体的发展,活性炭、陶粒、塑料等也相继得以开发和应用。生物膜法对载体的一般要求是质轻、多孔、机械强度高、价格低廉、易于获得。砂是人们采用得较广泛的载体,它虽然价廉易得,强度大,但由于比重大,表面孔隙少,比表面积小,对微生物的附着能力弱;活性炭粒比表面积大,孔隙多,但价格昂贵,且由于表面孔隙尺寸太小,大多数微孔微生物不能利用;有机高分子类载体质轻,坚硬,但表面光滑,空隙率小,不易挂膜;纤维类载体一般都存在易结块及装填困难等不足;而且几乎所有载体都不具备刺激微生物生长或提高微生物活性的特性。因此,尽管目前载体的种类非常多,但随着对生物膜法的深入研究,对载体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研制和开发各种新型载体成为生物膜法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技术。
有研究表明,增大载体的孔隙率,对载体进行适当的亲水性改性,可大大提高载体的传质、挂膜和水处理能力[6],引入极性基团如羟基,羰基到载体表面,是提高材料的亲水性,促进微生物在载体表面粘附的有效方法之一[7,8]。另外,国内外研究者发现在高分子聚合物合成过程中掺杂无机成份形成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可以达到界面增强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发泡法制得了一种亲水性多孔有机-无机复合载体,在载体制备过程将葡萄糖、粉末活性炭共价健合接枝到多孔载体中,葡萄糖分子中有多个羟基,并含有对细胞生长、繁殖有促进作用的多种活性因子,粉末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实验就聚合载体的密度、孔隙率及吸水率对配方进行优化,并通过性能结构表征来解析聚合反应的机理,评价载体的亲水性、亲生物性及稳定性。
2.2实验部分
2.2.1化学试剂与材料
聚合反应单体
聚醚三元醇(N3010): 工业级 浙江太平洋化学有限公司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20):工业级 上海吴淞化工厂
葡萄糖: 分析纯 广州化学试剂厂
粉末活性炭(PAC): 分析纯 广州化学试剂厂
催化剂
辛酸亚锡: 分析纯 浙江省诸暨市精细化工厂
三亚乙烯二胺: 分析纯 江苏省金坛助剂厂
泡沫稳定剂
硅油L510: 工业级 美国联合碳化公司
粉末活性炭前在蒸馏水中煮沸2h,然后用大量蒸馏水冲洗,以除去其中的水溶性和挥发性杂质,再在120℃下烘干24h,装入干燥器中待用;三亚乙烯二胺使用前配成33%的一缩丙二醇溶液。
2.2.2亲水性聚合物多孔载体的制备
按配方称取一定量的聚醚三元醇(N3010)、L510、辛酸亚锡、三亚乙基二胺和去离子水放入容器混合搅拌,利用时间继电器,控制搅拌时间为60s,水浴锅恒温在20°C+1,加入葡萄糖溶液及粉末活性炭共混合搅拌30s,搅拌速度500r/min,使其分散均匀,作为A组分;称取定量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20)作为B组分。将两组分混合,剧烈搅拌5~7s,搅拌速度1000r/min,聚合物发白时间5~7s,停止搅拌,将混合液倒入模具,发泡50~60s,泡沫凝固后,在100°C温度下熟化2h,脱模后将多孔聚合物裁剪成2-3mm的颗粒,即得到亲水性聚合物多孔载体-GPUC。
为了研究亲水性多孔载体-GUPC的表面物理化学特性,同时制备了普通聚合物多孔载体(在合成过程中未添加葡萄糖及粉末活性炭)进行对比试验。
图2-1 GPUC载体合成工艺
Fig.2-1 the producing process of the GPUC carriers
2.2.3亲水性聚合的多孔载体的测试与表征
1 表观密度、骨架密度与孔隙率
在生物膜反应器启动过程中,载体表面的孔隙可以为微生物附着提供充足的空间,因此载体的孔隙率对附着生物量的影响很大。测定载体表观密度()和骨架密度(),并计算孔隙率(P):P=(1-)
2 吸水率
载体的亲水性可通过吸水率来表达。将载体于水中浸泡一定时间,然后过滤称重,所增加的质量与干载体的质量之比即为载体的吸水率:
吸水率=ml/g
3 孔径与比表面积
采用ASAP2010型全自动物理化学吸附仪对载体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进行表征,样品量约为10mg。实验条件:在液氮温度(77.35K)下N2吸附。依据吸附等温线通过多点BET参数方程法计算比表面积及孙容,孔径分布是利用经典的BJH方法从氮气脱附等温线计算得到,计算过程由计算机完成。
4 形貌分析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Philips XL-30 ESEM和光学显微镜Nikon E200进行观察。
5 热稳定性(TD-DSC)
采用NETZSCH STA449C型TD-DSC热分析仪,以氮气为载气,实验温度从3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涂料用滑石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1年护士资格考试统考历年真题汇总及答案.pdf
- HGT3737-2018 厌氧胶粘剂行业标准.pdf
- SPSS16.0教程完整版课件.pdf
- Axure-RP-9互联网产品原型设计(慕课版)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课件.pdf
- WWT 0043—2012碳十四年代测定骨质样品的处理方法.pdf VIP
-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900字】.docx VIP
- 【40套试卷合集】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英语九上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 计算机基础教程【大学全套课件】.pdf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试题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