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疾病病人护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陕西电子409医院 外二科 田明 学习目标 掌握: 1、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场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2、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纤维瘤和乳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3、乳腺癌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熟悉: 乳房检查方法、乳腺炎的护理及乳腺疾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了解: 乳房的解剖及病理生理。 解剖和生理概要 乳房的位置 上界一般在第2肋水平; 下界在第6-7肋水平; 内侧缘达胸骨旁线, 外侧缘可达腋中线; 乳房的包囊是胸浅筋膜,它向乳房深部延伸,将乳腺分隔成15~20个呈放射状排列的腺叶。每一腺叶分成若干个乳腺小叶,每一乳腺小叶又由10~100个腺泡组成 乳房的淋巴回流 乳房大部分淋巴液—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部分乳房上部淋巴液—胸大、小肌间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乳房内侧淋巴液—肋间淋巴-胸骨旁淋巴结 两侧乳房间皮下交通淋巴管,一侧淋巴液可流向另一侧 乳房深部淋巴网沿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通向肝 淋巴回流 第二节 急性乳房炎 急性乳房炎(acute masitis):是乳房急性化脓性炎症。多为产后哺乳期妇女,产后3-4周,初产妇多见。 病 因* 乳汁淤积:乳头发育不良;授乳经验不足,不能将乳汁充分排出;乳管不畅 细菌入侵:乳头破损或皲裂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表现 局部:乳房红、肿、热、痛,扪及肿块,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浅部脓肿有波动感(穿刺抽出脓性液体确诊) 全身:寒战、高热、脉率加快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穿刺:抽出脓液 处理原则 应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 改善乳汁淤积:抽吸促进乳汁排出或退乳 乳房早期炎症热敷 脓肿形成切开排脓(放射状切口) 手术切口的要求 1、切口呈放射状 2、乳晕部脓肿沿乳晕边作弧形切口 3、乳房深部或乳房后脓肿在乳房下作弓形 切口 4、分离多房脓肿的房间隔膜 5、引流条放有脓腔最低位,必要时另加切 口作对口引流 [护理问题] 1、疼痛 与乳房炎症、肿胀、乳汁淤积有关 2、体温过高 与乳房炎症有关 [护理措施] 1、缓解疼痛 ① 防止乳汁淤积 ② 局部托起 ③ 局部热敷 2、控制体温和感染 ① 控制感染 ② 病情观察 ③ 采取降温措施 ④ 脓肿切开引流后的护理 护理措施 积乳的处理:暂停哺乳,吸乳器吸净乳汁 局部托起:减轻疼痛和肿胀 控制感染:早期热敷,应用抗生素,高热降温 脓肿引流的护理:保持通畅,观察引流情况,浸湿及时更换 健康教育 保持乳头和乳晕清洁,哺乳前后清洗乳头 纠正乳头内陷 定时正确哺乳,每次哺乳吸空乳房 预防和及时处理乳头皲裂 保持婴儿口腔卫生 第三节 乳腺囊性增生 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也称为慢性囊性乳腺病,多见于中年妇女。 病因:与内分泌障碍有关。 1、女性激素代谢障碍 2、乳腺组织中激素受体异常 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乳房疼痛:周期性胀痛,经前加重,经期后减轻或消失 乳房肿块:一侧或双侧乳腺有弥漫性增厚,肿块呈结节状可片状,大小不一,轻触痛 第四节 乳房良性肿瘤 一、乳房纤维腺瘤 乳腺小叶内纤维细胞的良性增生,好发 年龄20-25岁 表现:多为乳房外上象限单个圆形或卵圆形肿块,质韧弹性感,光滑。 处理:手术切除,常规病检 二、乳管内乳头状瘤 发病情况 40-50岁人群 可以恶变 好发部位:乳管开口壶腹部 临床表现:乳头血性溢液 处理:手术+病检 第五节 乳房癌(Breast cancer) 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少 见。 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7-10%, 仅次于子宫颈癌。 发病的高危险因素: 1、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2岁、绝经年龄大于52岁 2、生育年龄:第一胎足月产龄迟于35岁、40岁未孕 3、哺乳可降低发病率,哺乳时间长短和发病率呈负相关 4、产次:产次和发病率呈负相关 5、家族史:3-8倍于正常人群 6、其他:肥胖与饮食,电离辐射,药物等 转移途径 1.局部浸润:可浸润皮肤、胸大肌。胸筋膜等组织 2.区域淋巴结转移:乳头、乳晕、乳房外侧约60%-70%向同侧腋窝转移。乳腺内侧病灶约有30%左右发生内乳淋巴结转移 3.血道转移:可经淋巴途径或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肺骨肝胸膜 癌肿溃破呈“菜花状” 术后三周 特殊乳癌的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钼靶拍片(普查方法) B超:显示0.5cm肿物 近红外线扫描 2、B超:年轻女性首选 3、病理学检查 TNM分期: T:

文档评论(0)

wwqq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