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如何把握感情特点课件(25张).pptVIP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如何把握感情特点课件(25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 ——如何把握感情的特点 二、如何理解景物、意境特点: 例1: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 对这首诗的赏析,AB两项是否正确,依据是什么? A.首句借暮鸦乱飞的描写,衬托今日梁园的颓败。 B.第二句中“三两家”是虚写,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梁园的萧条。 ——前两句“暮”“乱”和“萧条”等词语透露着诗人的伤感; ——结论:抓关键词——(1)抓修语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 小结: 抓修饰语 教学内容 例2: (2003年高考题)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例2:何逊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例3:常健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 小结: 关注动词 ——结论: 1、抓关键词 (1)抓修饰语; (2)抓动词; 巩固训练 (04全国卷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提升训练 暮 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启示: 古代诗歌鉴赏 ——如何把握内容、意境、感情 一、抓意象内涵。 (1)概念: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景和物。 (2)意象之情感: 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 雁——思乡 审美之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例2:(2003年北京春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都是抒发___________。 (思乡之情)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 巩固训练: (2001年上海春招)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人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T3: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提升训练1:2004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提升训练2: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3)题。 早 梅 齐己 万木欲冻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观全诗,诗人写出了早梅的什么品性? ——(不畏严寒,傲然独立。) 例题: 例1:(2002年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