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古代对外发展研究(原创精品).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古代对外发展研究(原创精品).doc

浅析元朝时期的滇缅经贸交流及其启示 摘要:云南和缅甸山水相连,两地民间往来由来已久,但由于道路的险阻等因素制约,交流受到很大影响。元朝开创了中国新的大一统局面,稳定了云南及广大西南边疆地区,打通了从云南沿伊洛瓦底江南下直达安达曼海的滇缅交通,沿途设置不少驿站,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云南与缅甸的社会经济交流,滇缅经贸因此发展起来。本文试析在元朝大一统背景下的滇缅经贸交流情况以及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元朝 云南 缅甸 经贸交流 启示 云南在元代重新纳入中国大一统, 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社会生产加速发展。元朝在灭南宋后,挥戈南下,征服了缅甸。在此过程中,元朝出于军事目的加强了云南通缅甸道的建设,并在永昌至江头城一线设驿站。在大一统的局面下,云南与缅甸的经济贸易交流开始了一个新局面。 一、大一统奠定滇缅经贸交流的基础 “政治统一,使云南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与内地同步发展的崭新阶段”[1]。而元朝中央对云南的开发治理以及滇缅通道的形成为云南与缅甸的经济贸易交流奠定了基础。 (一)元朝时期对云南的开发治理 元代以前,云南农业不甚发达,“无秔稻桑麻”[2]。至元十年(1273 年),忽必烈任命赛典赤治理云南。赛典赤到云南后把发展生产作为头等要务,兴水利、屯田、推广中原先进生产技术。他命爱鲁“阅中庆(今昆明)版籍,得隐户万余, 以四千户即其地屯田”[2]。在滇中、大理、金齿(今德宏)、永昌(今保山)、曲靖、临安、德昌等地进行大规模屯田。据统计,“云南屯田达71667 双又1250 顷,以每双5 亩计算,当不少于483335 亩”[3]。水利以治理滇池最为突出。由于大理后期战乱失修,滇池上流河道淤塞泛滥。塞典赤亲自调查,命张立道为大理巡行劝农使, 主持滇池治理。滇池修复成功后,“得坏地万余顷, 皆为良田”[2]。行省还设义仓以贷优良种子,教民耕作。教“爨僰之人”饲养之法,“收利十倍于旧,云南之人由是益富庶。罗罗诸山蛮慕之,相率来降,收其地悉为郡县”[2]。采矿业、商业也有显著发展。元代云南扩大了矿藏开采规模,涉及金、银、铜、铁等,还设有行省管理的造卖金箔规措所,专营金制品。元的大一统及云南行省的建立,促进了云南生产力大发展,繁荣的封建经济从内地扩张到滇中传导至西南边疆。 (二)元缅战争与滇缅通道的形成 云南建行省后,加强了驿道修筑。至元二十年(1283 年),正式“开云南驿路”,并对以往所设站赤(即驿站)、驿道进行整理,很快形成了以中庆为中心的驿道网络。通往缅甸的驿道则是元朝在数次征缅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至元十四年(1277 年),缅国蒲甘王朝侵犯云南干额(今盈江),元缅战争爆发。元军很快取胜,并打到江头城(今缅甸杰沙),将金齿地区纳入版图。此次征伐,从“永昌之西腾越(今腾冲)、蒲骠(位于保山西,怒山上)、阿昌、金齿未降部族”[2]开始,而后发兵入缅。以上三地自古以来为云南通缅要道上的重要关口[1],这次元军打通了滇缅交通滞碍。由云南入缅至金齿分途,可分别经今瑞丽、陇川、盈江而达江头城。瑞丽、陇川道为陆路,盈江道为沿大盈江而下之水路。入缅交通复通,随即继续招抚沿线部族。至元十六年(1279 年),纳速剌丁再率“大理军抵金齿、蒲骠、曲腊、缅国界内,招忙木、巨木秃等寨三百,籍户十一万二百,诏定租赋,立站递,设卫送军” [2]。这应是元朝向缅国境内设置驿站的最早记录。第二年,纳又率兵两万征缅,其进军路线当为此驿道。之后,元军还师,缅军卷头重来。至元二十年,忽必烈动员湖广、四川数万大军,由亲王相吾答儿等率领,向缅国发动大规模进攻。大军由中庆至南甸(今梁河)兵分三路,太卜由罗必甸(今梁河县芒东),也罕的斤由阿者江(今大盈江)转达阿禾江乘船而下, 相吾答儿亲率一军由骠甸(今陇川县一带)入缅,与太卜军会合。三路大军会师江头城,水陆并进,攻克太公城(今缅甸达冈,瑞丽江与伊洛瓦底江汇合后的下游部远处)。可见,当时由金齿入缅应有三条可通江头城的道路。元军攻占江头城、太公城后,在至元二十六年(1289 年)于太公城设太公路,并要求缅国境内再设站赤, 但进展并不顺。至元二十四年(1287 年),元军乘缅国动荡缅军内乱,自太公城沿伊洛瓦底江南下,攻克蒲甘城。这以后,元军甚至在卑谬一带驻军。 至此, 从云南经大盈江再沿伊洛瓦底江达缅甸南部海上的水陆通道,因元朝的数次征讨形成了。大致为:自大理经永昌、腾冲至南甸分道,经今盈江走水路至江头城,或经今瑞丽、陇川走陆路,过蒙莱路(今缅甸莫洛或孟乃)至江头城,再沿伊洛瓦底江抵太公城、安正国(今缅甸新古)、马来城(今缅甸曼德勒)、蒲甘城王城,然后转陆路继续南行可至白古(今缅甸勃固)。由云南至缅甸南部登笼国之白古的道路已经通畅无阻。马可·波罗在元朝征缅时期的缅甸之行就是走的元军进兵路线[4]。 二、元朝时期滇缅经贸交流的活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