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VIP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四、王夫之的思想 *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李贽 第4课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知道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思想主张与影响 2、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3、认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 浙江指导意见要求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最新考纲要求 复习目标 十七世纪左右,西方在文艺复兴的思想洗礼下逐步迈向近代化;同一时期的中国也涌现了一批先进的思想家,使明清之际成为继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那么,明清之交为什么会出现思想活跃的局面呢?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一)明清时期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文化: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一、“离经叛道”的李贽 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 (二)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 材料二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去真心,失去真心,便失去真人”。 材料三 “万世成宪,大半非圣人之言,并非万世之至论”; (2)思想主张 反对“存天理,灭人欲”,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否定儒学正统的权 威性 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结合材料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 (3)思想特点: 挑战正统;提倡个性;追求真心 (公元1610—1695年),字太冲,号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黄宗羲曾参加过抗清斗争。是明清之际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与自然科学家。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 (2)思想主张 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 ,呼吁君臣平等。 经济思想——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材料二:“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以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具体制度——限制君权;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结合材料概括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江苏昆山人,人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他早年参加“复社”,投身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活动。清军南下时,他参加抗清活动,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并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2)思想主张 材料一: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材料二: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材料三: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强烈地批判君主专制 字而农,号姜斋。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晚年隐居湘西蒸左的石船山,学者称他为船山先生。明亡,他在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隐匿于湘西山区,闭门著书。他著述甚多,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刊行的共70种。 他的哲学思辩思想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2)思想主张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根据材料归纳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 ①政治思想: 循天下之公 主旨: ② 哲学思想: 发挥“气一元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 四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主张 李贽 ①“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②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提出童心学说 ③诗文:主张“真心”,反对摹古之风 黄宗羲 ①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 ②具体制度——限制君权的主张 ③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 顾炎武 王夫之 ①批判君主专制 ②提出“众治”的主张 ①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 ②哲学思想 (略) 反对君主专制 批判传统儒学 影响: 知识·梳理 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民约论》还要早100年光景,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原因:1、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缺乏民主思想发展所需的经济基础。 2、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文化专制,缺乏宽松的文化环

文档评论(0)

智慧书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