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自然科学奖 公示材料 (2015年) 项目名称 温室气体本底浓度及其源汇特征和影响评估 推荐单位 中国气象局 项目简介 温室气体浓度增长在全球变化中关键作用,国际上众多科学计划和观测实验都把它们的时空分布源汇列为重要内容,资料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境影响。本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需求,针对《京都议定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限排,持续开展温室气体浓度及其源汇特征和影响评估,取得了系统性研究成果: 建立了国际可比的大气CO2、CH4和CO高精度观测系统,发展了相应的标校方法解决了国际观测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 围绕国际上本底数据筛分方法主要针对海岛测站的不足,了国际认可的瓦里关站数据筛分方法确保我国资料进入全球同化数据库,用于和中国温室气体公报IPCC和UNEP等科学评估。 与国外本底站同期资料综合对比与机理分析,阐明瓦里关大气CO2及稳定同位素季节性源汇动态的全球代表性和欧亚内陆特征,为浓度与通量资料互用建立了联系。 针对我国气候区温室气体源汇,,建立了网络化采样分析为反演精细化源汇动态提供了资料。 建立了国际认可的国内首套卤代温室气体在线观测系统,了应用于WMO-UNEP臭氧层损耗科学评估报告》,为提供了。 本项目联网观测、标校,核心成员担任国际国内学术组织成员中国联络协调人,推进相关领域工作及国际地位提升,获得联合国高度赞赏。研究成果资料为多项国家科技计划和业务建设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平台,为引导规范各级温室气体观测网建设提供了示范和溯源。数据用于全球同化数据库、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和《温室气体公报》,牵头首期和第二、三期《中国温室气体公报》笔分析报告多次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在温室气体科学研究、分析标校体系研发、技术标准溯源传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人才培养、推进科研成果业务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发表20篇核心论文他(总)引()次,其中SCI他(总)引()次;8篇代表性论文他(总)引次,其中SCI他(总)引次。 代表性论文专著 Zhou Lingxi, Tang J, Wen YP, Li JL, Yan P, Zhang XC. The impact of local winds and long-range transport on the continuous carbon dioxide record at Mount Waliguan, China. Tellus B. 55(2):145-158, 2003 Zhou Lingxi, Worthy DEJ, Lang PM, Ernst MK, Zhang XC, Wen YP, Li JL. Ten years of atmospheric methane observations at a high elevation site in Western China.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38: 7041-7054,2004. Liu LX, Zhou LX*, Zhang XC, Wen M, Zhang F, Yao B, Fang SX.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of four national background stations in China.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 2009,doi: 10.1007/s11430-009-0143-7 MK Vollmer, LX Zhou, BR Greally, S Henne, B Yao, S Reimann, F Stordal, D Cunnold, XC Zhang, M Maione, F Zhang, J Huang, PG. Simmonds. Emissions of ozone-depleting halocarbons from China.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6,2009, doi:10.1029/2009GL038659 Zhou LX, TJ Conway, JWC White, H Mukai, X Zhang, Y Wen, J Li, and K MacClune. Long-term record of atmospheric CO2 and stable isotopic ratios at Waliguan Observatory: Background features and possible drivers, 1991–2002.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19(

文档评论(0)

dengyuan6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