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一中高三历史周古代中国经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兴化一中高三历史周练——古代中国经济 王永鉴选编 一.选择题 1.我们的祖先发明的最早的松土工具是( ) A.石斧 B.石锛 C.耒耜 D.镈 2.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助耕D.铁犁牛耕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A.商周——铁器 B.商周——漆器 C.商周——青铜器 D.商周——玉器 唐宋——陶器 唐宋——青铜器 唐宋——瓷器 唐宋——漆器 明清——瓷器 明清——瓷器 明清——丝织品 明清——玻璃 8.右图所示之剑出土于甘肃灵台,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现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9.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 ) 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③人类进入金石并用时代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11.唐代长安城设立市坊制度,宋代东京城打破市坊界限,这种变化主要有利于( ) A.市民的生活 B.文化的交流 C.家对人民的统治 D.商业的发展 12.若来唐经商的外国商人在广州有生意上的事情,应该找( ) A.柜坊 B.市舶使 C.瓦子 D.邸店 13.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4.在重农抑商政策推行的古代中国,商品经济一直在潜滋暗长,在繁华的城市出现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机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现象开始于( ) A.战国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15.假如你到宋朝的汴京旅游,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 A.可在夜市盘桓到三更半夜 B.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 C.拜见直接监管市场的市长 D.白天在城郊买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16.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 A、粤商和徽商 B、徽商和晋商 C、闽商和粤商 D、台商和港商 17、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 ( )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18.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 ) A.均田制 B.井田制 C.屯田制 D.授田制 19.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 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材料 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 《史记》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 《旧唐书》 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 (宋)陈亮:《龙川集》 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

文档评论(0)

pocaihai1911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