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07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pptVIP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m07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ppt

第七章 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 §7-2 浅基础设计准则、步骤 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划分 建筑物安全等级:甲级,乙级,丙级 四、设计步骤 1、基础类型、材料及平面布局 2、基础埋深确定 3、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尺寸确定 4、软弱下卧层验算 5、验算变形 6、基础结构构造设计 7、施工图绘制 §7-3 浅基础类型、材料 一、浅基础类型 1、单独基础 用于柱下、墙梁下(荷载较小) 包括刚性基础、扩展基础、壳体基础 同一基底尺寸,刚性基础高度大 刚性角,体现刚性基础荷载扩散范围。其大小要求见表(台阶宽高比) 刚性角做法: 2、条形基础 用于柱下、墙下 墙下条基可有刚性、扩展之分(墙高差别大时亦不可能做成刚性) 双向条基:交叉梁基础(或条基+连梁) 3、筏形基础 又称满堂红基础, 防水性好 4、箱形基础 刚度大,抗不均匀沉降能力强 二、基础材料 基础所处环境差,对其材料有一定要求 砖石、砂浆:其最低标号见规范 对砖要看:是否寒区、潮湿程度 对石材、砂浆:仅看潮湿程度,因其抗冻性好 素混凝土:多用C10 灰土:多用三七灰土(体积比),不可有生灰块 夯实最优含水量—“捏紧成团,落地开花” 密实度控制:虚铺22-25cm,夯成15cm(一步灰土) 承载力标准值用20-25t/m2 抗水性差,早期抗冻性差,仅用于水位以上 加水泥成三合土更好 §7-4 基础埋置深度 埋置深度:从(室外)设计地面到基底竖直距离 埋深确定需考虑以下因素: 1、建筑物本身 使用功能,高层建筑的稳定要求 2、工程地质条件 (a)由其他因素定 (b)对低层可加大基础刚度,对高层用人工地基或深基础 尽可能在地下水位以上(往往做不到) 有承压水时,其上应有足够土重 不冻或永冻均问题不大,季节性冻融则可造成危害 冻胀:水结冰膨胀,冻后又吸水更加大膨胀。含水细粒土冻胀。 (细砂不冻胀、粉砂冻胀) 5、场地环境 要大于雨水冲刷、树木生长、其它生物活动形成孔洞等可能到达的深度。 在已有建筑附近时 DH/L〈0.5~1 有管线时,要深于管线埋深 §7-5 地基承载力及底面尺寸确定 一、地基承载力确定 1.承载力的三种值 基本值:一个荷载实验值,或由土性指标均值查表 标准值:较基本值有较小的离散性(但值未必大) 特征值:同标准值比,增加了深、宽影响 (未必采用深宽修正的方法得出) 离散性修正 3. 承载力确定方法的选用 甲级建筑:荷载试验(必须)及公式法等综合确定 部分乙级:公式法及承载力表综合确定 其他:承载力表 二、承载力验算 1、持力层验算 2、软下卧层验算 §7-6 地基变形验算 一、地基变形特征 沉降量:总体沉降水平或一点的沉降 沉降差:(不同于沉降量,量大差可小,而量小差必小) 倾斜:多指高耸结构基础的整体倾斜 局部倾斜:用于墙体,计算点相距6-10m 二、变形允许值 对单层排架结构控制沉降量亦为控制沉降差;对高耸结构,如地基、荷载均匀,可仅验算沉降量。 §7-7 刚性基础设计 一、荷载计算 二、基底尺寸计算 (单独、条、筏、箱) 1、中心荷载 三、基础高度确定 条基可有腹筋, 验算剪压破坏(同钢砼构件,略); 单独基础一般无腹筋,验算冲切 二、中心荷载 2、弯曲破坏验算 四、扩展基础构造 一般作成锥形和台阶形,锥形边缘高度不小于200mm,锥台坡度不大于1:3(勿过陡),台阶高度300-500mm,保护层35-70mm。 §7-9 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一、建筑措施 1、体形力求简单 2、塔楼偏心要小 3、控制长高比2.5~3 4、合理布置纵横墙 地基不均匀沉降多在纵向,要避免纵墙开洞、转折、中断而消弱其刚度;纵横墙联结,多一些横墙,增加整体刚度 5、间距合理 6、设沉降缝 设于平面转折处、荷载差异处、过长的建筑、地基差异明显处、分期建造的房屋 但有间距过小的问题,L/H要小,且应在缝附近加强,防止开裂 二、结构措施 1、减轻自重 用轻质材料,轻型结构。例,金茂大厦为钢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林同炎首先开始用);冲气结构 2、减小附加压力 利用补偿 (学研楼高差大,为减小沉降差加大埋深;某图书馆书库荷载大,加地下室) 亦可调整建筑与设备荷载部位、调整基底尺寸,以减小不均匀沉降,例 3、加大基础刚度 4、采用不同的基础型式:例城乡中心 5、设圈梁:一般设于基底及门窗之上,要闭合且有足够强度 三、施工措施 1、勿扰动灵敏土,扰动则换土; 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先高后低; 3、后浇带(目前应用广泛); 4、基坑合理支护,防止隆起、

文档评论(0)

caijie1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