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空间教学案甲战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空间教学案例——甲午战争 一、背景 1、2014年2月20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发出了关于开展“历史空间意识培养”网络教学研讨活动的通知,主题是:“围绕历史地图的运用,凸显培养历史空间意识。”其目的是以历史地图教学的研究为切入口,推广已有成果,积累教学实证,进一步开拓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明确历史空间意识的内涵及其与史学思想方法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是历史基本知识教学的一项任务,学习历史,如果没有空间观念,则无从理解,也不可能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正确的认识。根据联合国重新定义的文盲标准,如果你不会看地图、不会使用计算机,那你就会被列入信息时代的“新文盲”之列。 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发现大多数初中生都不太会真正阅读历史地图。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意识前,首先应指导学生学会看懂地图,学会如何正确的读图,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的读图方法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意识。 3、今年恰逢甲午战争120周年,近年中日两国又因钓鱼岛问题关系紧张。为了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所以我选择《中国历史》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第5课“甲午战争”作为我的教学案例,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过程 片段一:教学导入 师:今年是农历什么年? 生:甲午年。 师:你们知道120年中日之间的那场甲午战争吗? 生:知道。 师:可是日本一些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那么史实到底如何呢? 生:(思考并作答)。 师:1868年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由于日本的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使日本广大工人、农民的生活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生产发展受到阻碍,加上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那么,日本是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的呢? 生:(思考并作答) 师:我们不妨看一段材料,分析一下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ppt课件展示) “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摘自佐田自茅《征韩论》(1870年) 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并作答) 师:(教师归纳)这段文字真实反映了日本侵略集团侵略扩张的野心。面对国内困境,日本政府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制订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奉行“国之兴废,在于兵力”的原则,积极扩军备战。1890年日本军费占国家预算的30%,1892年占41%,自1883年到1895年共开支陆海军军费近2.7亿日元。到甲午战前,日本已经建成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陆军,并向中国派遣许多间谍,搜集各种情报,把朝鲜、中国东北和渤海湾的军事地图也都绘画了(ppt展示:《日本大陆政策图》,即在《世界地图》上圈出大陆政策实施过程和目标,见下图)。对此,清朝政府却一无所知,由此可见,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是: 生:蓄谋已久! 片段二:战争经过 战争的爆发 师:当日本做好了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切准备之后,便极力制造挑起战争的借口。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十分恐慌,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借口保护侨民,也乘机出兵朝鲜,兵力远远超过了清军,战争已一触即发。面对日本的战争挑衅,清政府及广大官兵是如何反应的呢? 生:(思考并作答)。 师:(教师归纳)广大官兵强烈要求出兵增援牙山驻军,挫败日本的战争阴谋。但李鸿章生怕刺激了日本,极力鼓吹“以夷制夷”,寄希望于各国“调停”。然而他哪里知晓,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西方列强的默许和纵容。1894年7月25日,日军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附近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高升”号,揭开了战争的序幕。是年为旧历甲午年,故史称“甲午中日战争””(ppt展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之丰岛战役》标出丰岛和牙山位置及中日双方进军路线,引导学生知道都在朝鲜,见下图)。 生:(阅读地图) 师:清朝政府为什么采取避战求和的政策和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 生:清朝政府对日宣战是被迫的。当时,慈禧太后正在筹备60岁庆典,更是希望战争尽快和平了结。 师:而日本却步步进逼,从牙山追到平壤,但清军将领执行李鸿章可守则守,不可守则退的命令,贻误战机。主帅叶志超弃城而逃,使日军顺利占领平壤(ppt展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之平壤战役》标出平壤在朝鲜的位置及中日双方进军路线,引导学生知道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如果放弃意味着什么?见下图)。 师:平壤失守两天后,在日军偷袭的情况下,中日两国海军在黄海海面上,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史称黄海战役(ppt展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之黄海海战》标出黄海海战位置大东沟及中日双方进军路线,引导学生知道黄海战略位置的重要性,见下图) 那么,开战时两军力量对比情况怎样呢(引导学生阅读《黄海之战中

文档评论(0)

sdfgr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