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第3节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等于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理解第一宇宙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知道经典力学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会以抛体运动为出发点导出卫星上天的粗略道理。
会计算第一宇宙速度。
会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收集我国和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史和前景的资料,进一步体会科学知识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牛顿抛体运动图的解说及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公式等经典力学发展的伟大成就介绍,使学生体会经典力学创立的价值与意义。
通过介绍人造卫星的应用及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激发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
通过介绍人们如何发现海王星和冥王星,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的艰辛,挖掘德育的素材。
【教学重点】
计算第一宇宙速度的两种方法。
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经典力学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即。
引导学生利用导出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式
引导学生利用导出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式[来源:学科网ZXXK]1990年3月,紫金山天文台将1965年9月20日发现的第2753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其直径为32km,如该小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相同,则该小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________。(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km/s)
二.测天体质量和预测未知天体
1、测天体质量
火星质量为
(问题二):如何测火星的密度?
(学生回答):还需要先测火星本身的半径R,
则
(问题三):有没有更为简便的方法呢?
(学生回答):若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近地轨道运行,则问题变得更简单。此时R=r,故,无须测探测器的轨道半径和火星本身的半径。
(总结):因此,只要探测器能到达的天体,其质量和密度都可测出。
2、预测未知天体
(多媒体演示):八大行星中,水星、金星、火星和土星都是人眼能直接看到的。人们第一次通过望远镜发现的新行星是天王星。但是人们发现天王星时,其运行轨道与人们用万有引力定律所算出的轨道有偏差。这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猜想):(1)万有引力定律是错误的。
(2)天王星外还有一颗未知行星,它对天王星有较大的引力作用。
(多媒体演示并介绍海王星的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已被大量的事实所证实,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是自然界普遍的规律。
人们根据猜想(2),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天王星外的未知天体的轨道半径。果然在所算出的位置人们发现海王星。
(总结):发现海王星有什么意义?
进一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根据同样方法发现了冥王星。
说明科学理论具有预见性。(学生举例说明:哈雷慧星的回归,探测矿藏分布等)
三、对太空的探索
1、飞天路上,先驱烙下的深深足迹
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最高等智慧生物,是充满好奇心的白皮肤、黄皮肤、黑皮肤的人类。人类想要知道海洋的尽头是什么,五六百年前就创造了远洋航海技术,“全球文明”即由此发端;人类想要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100多年前就发明了飞机,寂寥长空从此成为旅行的驿站;人类想要摆脱地球引力到大气层外的空间看一看,半个世纪间,各式各样的航天器就纷纷射向太空……
从自立行走于脚下这片土地到飞出蓝色地球村,人类就是这般孜孜不倦地幻想着,并一步一步地拓展着他们的活动空间。
梦想:脚步开始的地方。在东方的传说中,美貌的嫦娥偷吃了灵药飞天成仙,从此独守寂寞蟾宫;而在古希腊的神话里,太阳神阿波罗则驾着太阳车巡游九天,为人间送来光明和温暖。
那是人类对太空最初的思考与渴望。直到500多年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用“日心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认知革命,人类才开始了对宇宙的科学审视。 就在“日心说”与统治欧洲一千多年的“地心说”艰难斗争的同一时代,中国的明朝官员万户——一位试图飞出天外的幻想家,却成了人类第一位飞天的真正实践者。美国学者基姆在其著作《火箭与喷气》中这样描述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火箭飞行尝试: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大火箭——中国人发明的一种以火药作燃料的兵器。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命仆人点燃火箭…… “人类航天始祖”万户勇敢的生命,最后殒落在了点燃火箭后的巨响中。多年后,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山。
1903年,人类飞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那一年,莱特兄弟驾驶着他们在自行车修理车间里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空中飞行。
同样在这一年,双耳失聪的俄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