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储层储集层孔隙结构.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酸盐油气储集层孔隙结构 参考书: (1)罗蛰潭 王允诚编著: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地质出版社,1986 (2)侯方浩、方少仙等: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图集 腹足内体腔孔:螺化石体腔内和壳壁中均有强烈的溶蚀作用,但是粒间无溶蚀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生物屑粒内孔,岩石中含有大量瓣鳃碎屑、介形虫碎片以及腹足类螺环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亮晶生屑、砂屑灰岩中的砂屑粒内孔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砂砾屑粒内孔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网状溶缝:干化角砾云岩,孔逢相连,粗大溶孔、狭小溶缝均发育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缝中溶缝:层纹云岩,网状溶缝,白云岩中的干裂纹被方解石充填,方解石再经溶解作用,使干裂缝中产生溶缝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晶间溶孔:残余藻团粒云岩,原始结构为藻团粒结构,经重结晶作用,形成局部粗、巨晶晶粒,溶孔发育,孔壁呈多边形。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基质溶孔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重结晶晶间溶孔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粒模孔:岩石由多种生物碎屑组成,有珊瑚、有孔虫、棘皮类等。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生屑铸模孔,残余生物云岩,弯弓状的粗大碗足类壳体被溶蚀成为空壳,空内有沥青充填,晶间也有溶孔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鲕模孔,鲕粒均被淡水淋滤溶蚀成空心状(+)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珊瑚骨架孔:生屑灰岩 含有大量珊瑚碎屑,其骨架间和体腔内具有大量孔隙。(-)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管藻藻架孔:介形虫、枝管藻云岩,骨架由中国枝管藻组成,形成礁岩。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海绵体腔孔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珊瑚体腔孔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软舌螺体腔孔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孔缝连通:亮晶有孔虫砂屑云岩,绝大多数溶蚀发生在粒间。裂缝连通了粒间溶孔和个别粒内溶孔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串珠状构造逢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网状构造逢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核形石层网状裂缝:核形石白云岩 核形石被层层皮壳状白云石包饶。受动力作用,沿皮壳层破裂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构造缝和藻间缝成网 碳酸盐岩储层孔洞类型 * 孔隙类型 按形态和成因类型空隙可分为孔、洞、缝3大类,再根据影响孔隙发育的因素、形态和大小分为14个亚类。单因素的空隙类型可以组合成多成因的复合型空隙类型。 碳酸盐储集岩中的孔隙空间和喉道变化甚大,在同一油藏的不同部位和层段,可发育不同形式的空隙和喉道,组成不同的储集空间组合型式。在特殊情况下,同一油气藏的不同构造部位,其储集类型会有差异。 1.0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类型--CNPC标准 生物模 晶模 粒模 无选择性溶蚀成孔 溶孔 有机体腐烂,但生物体壁完整,留下壳体空腔 体腔 原地群体生物生长时留下的孔隙 骨架 生物贝壳被溶无余,但保留其贝壳形态 各种晶体被溶蚀无余,但保留其可辨外形 各种颗粒被溶蚀无余,但保留其可辨外形 铸模 晶体、晶间残留孔或溶蚀孔 晶间 裂缝切割,岩石破碎形成角砾砾间溶孔 砾间 各种颗粒内被溶蚀成孔 粒内 粒间孔,粒间残留孔,粒间溶蚀孔 2mm 粒间 孔 亚类 类 特 征 空间大小 成因类型 0.01~1 小缝 大缝 沉积作用形成,受沉积物及环境控制 1 层间 缝 2~500 小洞 大洞 坍塌 盐类 裂缝 孔隙 应力控制,组系分明,平整延伸,切割力强 构造 无方向性,缝壁不平整 溶沟 物理风化作用的破碎,天水淋滤的破坏 古风化 物理或化学作用的破碎坍塌溶蚀成洞 易溶盐类溶解 微细裂缝强烈溶蚀坍塌溶蚀成洞 微小孔隙,溶蚀成大洞 500 溶蚀扩大 洞 亚类 类 特 征 空间大小mm) 成因类型 1.0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类型--国外分类方案 1.1.1.原生孔隙 原生孔隙可分为粒间孔隙、粒内孔隙、晶间孔隙、壳体掩蔽孔隙和生物骨架孔隙五种。 (1)粒间孔隙:系指颗粒含量在岩石中占主要地位时(大于50一60 %),它可形成颗粒支撑,其空间未被灰泥或胶结物充填部分即为粒间孔隙。 (2)粒内孔隙 : 是由于生物死亡后,软体部分腐烂分解后所出现的空间。 (3)晶间孔隙 是碳酸盐晶体之间形成的孔隙。主要是重结晶作用所形成,因而孔隙都比较规则。 1.1.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类型 (4)壳体掩蔽孔隙:是由于壳体或壳体碎片沉积后起了掩蔽作用,阻止了较小颗粒、胶结物及灰泥进人掩蔽空间,从而形成的孔隙。 (5)生物骨架孔隙:是由于生物造礁活动而形成的骨架空间。这种空间在没有或 局部充填的情况下,往往形成大量孔隙。 世界上生物礁大油田很多,油气主要储集在生物骨架孔隙之中。如美国二叠纪盆地的马蹄环礁油区克勒一富德油田产油礁岩厚约70米,最大油柱高 230米。地质储量 4亿吨,是一个大型的生物礁油田;估计其采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