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2012年普高考测试(一)文科综合试题.docVIP

湛江市2012年普高考测试(一)文科综合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湛江市2012年普通高考测试(一)文科综合试题 历史部分 12.《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 枋田和许田。对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这说明 A.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B.土地公有制形成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井田制遭到破坏 13.《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 感叹生不逢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王沈缺乏治理才能 B.九品官人法有弊端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度只看出身 14.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 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 15.右图是清末上海《神州画报》上的漫画《此之谓中国之独立》,其中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A.《南京条约》之后 B.《北京条约》之后 C.《马关条约》之后 D.《辛丑条约》之后 16.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分洋商之利”,获得颇丰。上海商人叶运忠请求另设广 运轮船局,李鸿章断然拒绝,批示:“不准另树一帜。”由此可见,李鸿章 A.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B.利用政权垄断经营 C.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D.提倡“实业救国” 17.某学者认为:“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中国在 1929—1937年期间能“坚持下去”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C.美、英等对华倾销商品 D.苏联慷慨援助中国 18.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业98.7%的户、98.8%的职工、99.5%的产值和私营商业82.2%的户、85.1%的从业人员、93.3%的资本额实现了公私合营,这说明中国基本完成了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下列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比较,符合史实的是 A.两者都是民主政治,主权在民 B.两者都拥有发达的农耕经济 C.两者都长期保持小国寡民状态 D.两者都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20.下图是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示意图,支持①至④阶段的史实解读,正确的是 A.第①段:葡萄牙到达好望角 B.第②段: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C.第③段:法国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D.第④段: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 21.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后,提出美国“经济复兴计划”,执行少政府、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这表明里根总统 A.放弃建设福利国家 B.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C.倡导自由放任政策 D.大力发展“新经济” 22.赫鲁晓夫执政后实行经济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下列反映了其改革内容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提高集体农庄的物质利益”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3.二战结束后,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与国际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此后建立了 A.雅尔塔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布雷顿森林体系 38.(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有关中学堂一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 修身 读经 讲经 中国 文学 外国 语 历史 地理 算学 博物 图画 体操 一年级 1 9 4 8 3 2 4 2 1 2 二年级 1 9 4 8 2 3 4 2 1 2 材料二 自甲午以后,诏设学堂谕屡矣,而人才不出,何也?则以利禄之途仍在科目,欲其舍诗赋、八股、小楷之惯技,弃举人、进士之荣途,而孜孜致力于此,此必不可得之数也。是故变法必自设学堂始

文档评论(0)

pocaihai1911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