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g3N2与足量HNO3反应可生成Mg(NO3)2、NH4NO3两种盐,Mg(NO3)2与NaOH反应生成两种产物:Mg(OH)2、NaNO3,而NH4NO3与NaOH反应生成三种产物:NH3、H2O、NaNO3,判断F为NH4NO3,E为Mg(NO3)2。 在整个转化关系中,Na2O2与H2O反应,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NO2与H2O反应,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答案 (1)三 ⅡA Na+[ ]2-Na+ (2)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且比硒化氢的分子间作用力强 (3)4NH3+3O2 2N2+6H2O (4)Mg3N2+8HNO3 3Mg(NO3)2+2NH4NO3 (5)2 点燃 4.(2009·宁夏理综,27)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 短 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 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 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 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 、 、 (填化学式); (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3)反应②中,若B与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G、H分别是 、 (填化学式); (4)反应③中产物K的化学式为 ;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 解析 框图中的所有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可判断B可能为碳; C为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则C可能是H2O;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则D为Na2O2;反应①中Na2O2与H2O反 答案 (1)Al C H2O Na2O2 (2)2Na2O2+2H2O 4NaOH+O2↑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3)CO2 CO (4)Na2CO3 (5)CO2+AlO +OH-+H2O CO +Al(OH)3↓ 应生成NaOH和O2;常见金属A与NaOH溶液能反应,则A为Al。根据反应①可判断E、F一种是H2另一种是O2;根据反应③,C不与H2反应,可与O2反应,可判断E是H2,F是O2;当n(C)∶n(O2)=4∶3反应时,生成物为CO2与CO的混合气体,CO2与Na2O2、NaAlO2反应,CO与Na2O2、NaAlO2不反应,可判断G是CO2,H为CO。因为反应①中的H2O、Na2O2均过量,所以溶液甲是NaOH与NaAlO2的混合溶液。 1.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和CO。把混合气 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 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气 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铜网,经充分反应气 体体积又减小,但气体还有剩余。以下对混合气体 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 A.一定没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B.一定有N2、HCl和CO C.一定有N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 D.一定有N2和HCl,没有CO 解析 气体通过Na2O2固体体积减小,说明有CO2气体与Na2O2反应,而HCl可与NaHCO3反应生成CO2,CO也可与灼热的CuO反应生成CO2,两个过程中气体体积都没有发生变化,可知HCl和CO在原混合气体中至少有一种。 答案 C 2.(2009·广州模拟)有A、B、C、D、E、F六瓶未知溶 液,它们是MgSO4、BaCl2、(NH4)2CO3、AgNO3、 HBr和NaOH。为了鉴别,各取少许溶液进行两两混 合试验,结果如表。表中“↓”表示有沉淀或生成微溶 化合物,“↑”表示有气体生成,“—”表示观察不到明 显的现象变化,由此可以判断正确的是 ( ) - ↓ ↓ ↓ ↓ ↓ F ↓ - - - - ↑ E ↓ - - ↓ - ↓ D ↓ - ↓ - ↓ ↓ C ↓ - - ↓ - ↑ B ↓ ↑ ↓ ↓ ↑ - A F E D C B A A.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原创]2011年《极限突破》数学 九年级 上册 北师大版 第四章 1.视图 第2课时 视图(二) 配套课件.ppt
- [原创]《极限突破》数学 九年级 上册 北师大版 第三章 1.平行四边形 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一) 配套课件.ppt
- 《极限突破》2011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2.配方法 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极限突破》2011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3.公式法 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极限突破》2011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5.为什么是 0.618 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极限突破》2011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3.生日相同的概率 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极限突破》2011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1.平行四边形 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一) 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极限突破》2011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2.特殊平行四边形 第1课时 矩形 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极限突破》2011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2.特殊平行四边形 第3课时 正方形 配套课件 北师大版.ppt
- 《极限突破》2011年九年级数学上册_第二章_3.公式法_配套课件_北师大版.ppt
-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图集(安全篇2024版)ppt230页.pptx
-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细则(2025年修订)》解读.pptx
- 2025年《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专题培训》ppt120页_1230.pptx
- 中建分部分项检验批划分方案、资料目录策划编制要点ppt75页.pptx
- 某项目智慧工地示范项目应用成果介绍75页_5843.pptx
- 2025年中国风筝无人机LED夜光编队编程师应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doc
- 2025年中国鞍钢集团招聘笔试题库附答案.doc
- 2025年中国鞍钢集团招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doc
- 临床器械实验培训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docx
- 中石化《两个责任》解读分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