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下《璀璨的文学艺术》学案.docVIP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璀璨的文学艺术》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学案 ●精题精讲 例1 与唐代诗歌繁荣有直接关系的是 A.唐朝的强盛 B.造纸术的发明 C.社会的安定 D.科举制的实行 例2 (2005年内江中考)盛唐时期,被人们称为“诗仙”的著名诗人是[ A.陈子昂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例3 阅读《文化苦旅》中的一段描写: “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只是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过多地捉摸他们的技法没有多大用处,全心全意的成功只在于全身心地朝拜过这里。”请回答: 余秋雨所说的“这里”是指什么地方?“这里”最多的是什么艺术品?从这段文字中,你能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敦煌莫高窟。泥塑造像和壁画。作者为莫高窟艺术的奇特神韵和无穷魅力所折服。 ●我夯基 我达标 1. 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 )A.辞赋 B.诗歌 C.散文 D.词曲 2. 其诗歌被称为“诗史”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白居易 3. 唐朝2300多位诗人流传下来的诗有( )A.近5万首 B.3万C.近500首 D.300首 4. “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称颂的是盛唐时期的哪两位诗人( ) A.韩愈、李白 B.白居易、李白 C.李白、杜甫 D.韩愈、杜甫 5.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能够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位诗人是( )A.韩愈B.白居易C.李白 D.杜甫 6. 《秦王破阵乐》的作者是唐朝皇帝( )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唐中宗 7. 被称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的是( ) A.龙门石窟的佛像 B.云冈石窟的佛像C.莫高窟所藏艺术珍品D.秦始皇陵兵马俑 ●我综合 我发展 8. 阅读下面一句诗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请回答: (1)这是谁的诗句?他生活在什么时代? (2)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3)后人把他称为什么? (4)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1)杜甫。生活在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时代。 (2)《三吏》《三别》。(3)“诗圣”。(4)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感人。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 1.连线题(请用线条将相应的内容连接起来) 诗仙 杜甫 李世民 李白 唐玄宗 《秦王破阵乐》 诗圣 《霓裳羽衣舞 2.______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无论在______、______和______方面都是以往任何时期的诗歌所无法相比的。流传至今的作品近______首。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_______和 _______。敦煌莫高窟内众多的泥塑造像与壁画,主要以______为主;同时也反映许多______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敦煌艺术的奇特神韵和无穷魅力。 3.莫高窟坐落在今天的( )A.山西大同 B.河南洛阳 C.甘肃敦煌 D.陕西西安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 1.隋唐文化处在我国封建文化的( ) A.高峰时期 B.形成时期 C.发展时期 D.衰落时期 2.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是( )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白居易 3.表现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的诗篇是( ) A.《行路难》 B.《长恨歌》C.《望庐山瀑布》 D.《三吏》《三别》 4.欣赏杜甫回顾亲身经历的诗句: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完成(1)~(5)题: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盛世景象?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战乱景象? (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指出杜甫生活在什么特殊时代? (4)杜甫写出以上诗句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5)综上所述,说明文学创作的源头是什么? 答案:(1)材料一:开元盛世。(2)材料二:安史之乱。(3)由盛转衰(或复杂动荡)。(4)思想基础: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或渴望和平安定)。 (5)源头:社会生活。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 1.写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的是( A.杜牧B.李商隐C.杜甫 D.李白 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称颂的是( )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3.与唐朝诗人杜甫情况不符合的是( ) A.他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B.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复杂、动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