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子克隆技术在热带作物中的应用.doc
分子克隆技术在热带作物中的应用
摘要:分子克隆技术在热带作物中主要用于建立基因文库、分离高产和抗性基因、基因重组选择适当受体和载体以及异源基因的导入等。在热带作物品种鉴定、资源保护以及繁殖育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分子克隆;热带作物
分子克隆技术也称为基因克隆技术,包括把来自不同生物的基因同有与自主复制能力的载体DNA在体外人工连接,构建成新的重组DNA,然后送入受体生物中去表达,从而产生遗传物质和状态的转移和重新组合。热带作物是热带地区的栽培植物,是适于热带地区栽培的各类经济作物的总称。橡胶;油料作物:油棕、椰子、腰果;香料作物:胡椒、香茅、香根、罗勒;纤维作物:龙舌兰科麻类、番麻、蕉麻、爪哇木棉;饮料作物:咖啡、可可;药材:砂仁、巴戟、槟榔、三七;热带水果:香蕉、荔枝、龙眼、菠萝、芒果、油梨、番瓜、番石榴等。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天然橡胶主要来源于三叶橡胶树,[15-16],但迄今尚未见P450基因转化菠萝等果树的研究报道.何业华[17]等在根癌农杆菌介导CYP1A1转化菠萝的研究中以菠萝愈伤组织为受体,获得了转CYP1A1的转基因菠萝植株,旨在以该基因提高菠萝对本身及土壤中残留农药等POPs的降解能力。
5、番木瓜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innaeus)也称木瓜、万寿果,是热带亚热带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和台湾都有种植。对番木瓜环斑病毒外壳蛋白基因(PRSV-CP)的分离和转基因工作始于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目前在基因的分离克隆、转基因番木瓜进入大田的抗病试验等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对基因表达与抗病性关系方面却研究得不多,周鹏等通过质粒的提取、RNA斑点杂交和间接斑点ELISA等技术估测了转基因番木瓜中mRNA、蛋白质的表达量,进而检测它们与抗病能力的关系,以、揭示了PRSV-CP转基因番木瓜表达水平与抗病能力的内在联系[18]。
6、木薯
木薯是三大薯类作物之一,全球第六大粮食作物,被誉为“淀粉之王”,是世界6亿人口赖以生存的食粮。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木薯作为一种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潜在粮食作物和生物能源,其生产对于我国的粮食稳定和生物能源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届中国(博鳌)农业科技创新论坛上获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仅用1年的时间,已经完成3个木薯品种的基因组深度测序,同时采用几种超高通量测序技术,综合组装获得较完整的基因组草图,基因组精细图的完成能够阐明木薯基因组结构的基本特征,有利于进行基因定位和基因调控,同时可以利用一些重要的基因来改良木薯品种,为木薯产业提供高产、稳产和综合利用的新品种。[4]Arokiaraj P,Jones H,Cheong K F,et al.Gene insertion into Heveabrasiliensis[J].Plant Cell Rep,1994,13:425-431.
[5]Arokiaraj P,Yeang H Y,Cheong K F,et al.CaMV 35S promoterdirectsβ-glucuronidase expression in the laticiferous system of transgenic Hevea brasiliensis(rubber tree)[J].Plant Cell Rep,1998,17:621-625.
[6]Montoro P,Teinseree N,Rattana W,et al.Effect of exogenous calcium on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gene transfer in Hevea brasiliensis(rubber tree)friable calli[J].Plant Cell Rep,2000,19:851-855.
[7]王颖,陈雄庭.基因枪法将GAI基因导入巴西橡胶的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6,14(3):179-182
[8]赵健生.槟榔黄化病的调查报告[J].热带作物科技,1985(1):64-49.
[9]俞浩,冯淑芬,郑建华.海南岛槟榔“黄化病”问题调查报告[J].热带农业科学,1986(3):45-49.
[10]金开璇,孙福生,陈慕容等.槟榔黄化病的病原的研究初报[J].林业科学,1995,31(6):556-559.
[11]罗大全.海南槟榔黄化病研究现状[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7(6):24-26.
[12]车海彦.海南槟榔黄化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J].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83-87
[13]贺竹梅,李宝健. 香蕉生物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生物工程进展,1997,17,(5):19-21
[14]杜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