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崛起导致西方反思国际贸易理论.doc

中国的崛起导致西方反思国际贸易理论.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崛起导致西方反思国际贸易理论1947年,在美国的主导下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目的就是为了避免1930年代灾难性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演。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日益高涨。   2004年,美国经济学泰斗萨缪尔森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的崛起可能引起西方国家重新反思自大卫·李嘉图以来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并最终得出结论——在某些条件下,自由贸易可能对美国不利。文章发表之后立即引起了海内外的轩然大波,《商业周刊》甚至以此为题专门组织了策划文章。而贸易保护主义者似乎也迅速找到了一把十分锋利的“尚方宝剑”。   实际上,我们无需多论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只要看看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及各国争相上演的关税大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就可以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全球化可能令各国利益出现分化和不一致,必然会对未来的国际贸易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有一点仍然不容置疑,那就是自由贸易相对封闭的贸易保护不但对于全球利益有利,而且也有利于增进美国利益。   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争论,历史上从未休止,但是自由贸易的精神一直被主流经济学家们所倡导和拥护。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政府一直在全球积极推进以多边贸易为基础的自由贸易体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国人十分虔信以比较优势为理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然而,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全球化进程驶入了以金融扩张为特征的新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对于推进自由贸易的决心开始动摇了。几年后,柏林墙的倒塌和冷战的结束削弱了美国地缘战略的理论基础。贸易保护主义开始一步步抬头,尤其是在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之时,钢铁、纺织品和农业纷纷成为了贸易摩擦的重灾区。   然而,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的争论在美国却一刻也没有停息。2004年夏季,经济学界的一代宗师、时年89岁的保罗·萨缪尔森在美国经济学会三大经济学期刊之一的《经济学展望》杂志(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上,发表了题为《在李嘉图、穆勒理论视野下,辨析当今主流经济学家所支持的全球化主张》(《Where?Ricardo?and?Mill?Rebut?and?Confirm?Arguments?of?Mainstream?Economists?Supporting?Globalization》)的文章(以下简称萨文),对自由贸易精神提出了质疑。   该文发出后立刻产生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很快成为了美国学术界、媒体、商界和决策圈的焦点。而贸易保护主义者似乎也感到找到了理论上的有力支持。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以及迫使人民币升值呼声的增加,该文所具有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非同一般。在此,笔者试图从理论与现实这两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一些个人述评,希望能够对这一问题所存在的一些疑点作一些澄清。 是否应该质疑自由贸易?   在萨文中,作者在李嘉图技术差异论的框架下,通过一组简单的数字模拟得出自由贸易可能损害一国福利的结论。原文假设:有两个国家,分别是中国和美国;两个部门;一个生产要素(劳动);中国的人口数量是美国的10倍,而美国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10倍,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美国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从相对优势上说,美国在第1部门(例如高科技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在第2部门(例如劳动密集型制造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两国消费者的偏好相同,都是将收入平均的分配到两种产品的消费上。在这样一组假定情况下,作者进行了三组数字化模拟来证明其结论。   模拟一:假设两国开展自由贸易,将较封闭状态和自由贸易状态下两国的总福利和人均福利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自由贸易优于封闭状态,两国福利都得到了提高。   模拟二:从自由贸易的状态开始,假设美国生产率不变,中国的出口部门出现技术进步,然后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发现中国在出口部门的技术进步对两国而言都是有利的,两国的福利水平都得到了改善。   模拟三:从自由贸易状态开始,假设美国的生产率不变,而中国的技术进步发生在其进口部门,技术进步导致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距缩小,作者假设技术进步后两国在两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上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两国没有发生贸易的动力,发现这种技术进步降低了美国的福利,并且这种福利损失是永久性的。   根据以上三个实验,萨缪尔森认为自由贸易在一些情况下会提高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自由贸易政策会使贸易参与国的福利受到损失,从而对美国一贯的自由贸易政策取向产生了怀疑。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文章在李嘉图技术差异论的框架下,运用几组简单的数字化例子就将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清晰简洁的表达了出来。但是,作者对自由贸易精神的质疑仍然缺乏论据,而且所得到的结论在政策层面的意义甚微、乏善可陈。

文档评论(0)

tcp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