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版 第二次阶段测试(中国近现代史)(附答案).docVIP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版 第二次阶段测试(中国近现代史)(附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版 第二次阶段测试(中国近现代史)(附答案).doc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广东版 第二次阶段测试(中国近现代史)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2012·广东清远佛冈一中测试,1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012·江苏泰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6)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郑观应却感慨道:“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变更,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下列有关开平矿务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B.清政府放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限制 C.洋务企业的困难重重 D.具有明显资本主义特征 3.(2012·苏南四市一模,6)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其于西方之所以富强之源,茫乎未有闻焉,正所谓:无盐效西子之颦,邯郸学武陵之步。”最能佐证梁启超观点的史实是(  ) A.绞杀太平天国,挽救清朝统治 B.投身洋务运动,成为中兴名臣 C.力主加强海防,创立近代海军 D.签订屈辱条约,留下千古罪名 4.(2012·海南单科,14)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5.(2012·广东茂名一模,15)右图是清末上海《神州画报》上的漫画《此之谓中国之独立》,其中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南京条约》之后 B.《北京条约》之后 C.《马关条约》之后 D.《辛丑条约》之后 6.(2012·广东惠州二模,15)1879年严复“海归”,任教于北洋水师学堂,八九十年代严复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尽管次次名落孙山。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 A.科举制影响巨大 B.严复学贯中西 C.科举制已经失去选拔人才功能 D.严复想取得更大功名,以便宣传维新思想 7.(2012·山西第一次诊断性考试,20)1927年《上海民众国庆纪念大会宣言》中指出:“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于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这表明(  ) A.武昌起义爆发日已被政府作为国庆纪念日 B.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民权革命的目标 C.辛亥革命在民族、种族革命上取得了成功 D.辛亥革命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但存在缺陷 8.(2012·广东揭阳二模,16)中国近代史上,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2012·浙江台州四校联考,3)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0.(2012·广东湛江一模,17)某学者认为:“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中国在1929~1937年期间能“坚持下去”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C.美、英等对华倾销商品 D.苏联慷慨援助中国 11.(2012·江西高三六校联考协作卷,13)据统计,“九一八事变时,外国人投资有42.8%集中于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的银行业投资有79.2%集中于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有80%,工业有67.1%”。造成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 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 B.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 C.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 D.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华战争 12.(2012·四川文综,18)1936年12月28日

文档评论(0)

高中辅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