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学习要点
1.急性脊髓炎、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癫痫、癫痫持续状态、重症肌无力、周期性
瘫痪的概念。
2.主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
3.各种脑血管疾病的主要鉴别。
4.主要疾病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5.神经系统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方法与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主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它起着管理、支配和调整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协调统一的完成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客观环境。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特点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解剖和生理】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分为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大脑由两侧大脑半球组成,表面的皮质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边缘叶等。额叶有精神活动、运动、运动性言语、书写和侧视中枢;顶叶有感觉、视觉性言语、运用和认识能力中枢;颞叶有听觉性和命名性言语中枢和听中枢;枕叶有视中枢。内部的髓质包藏有基底核和侧脑室。间脑连接大脑与脑干,主要与散热、水平衡、饮食、性腺功能、睡眠、觉醒、内分泌功能有关。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运动。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共有12对。脊髓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是交感神经和部分副交感神经的起源部分。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主要由感觉和运动2大传导系统完成。感觉传导系统分为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深感觉和粗细触觉传导通路和视觉传导通路3部分。运动传导通路包括椎体系和椎体外系,椎体系主要支配头面颈部、内脏肌肉、四肢肌、躯干肌的活动,椎体外系主要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和调节身体姿势及进行习惯性和节律性动作等。
【病因】
神经系统疾病致病因素很多,感染、脑和脊髓血管病变、变性和遗传、肿瘤、外伤、中毒、代谢性疾病、免疫障碍、先天发育异常、自身免疫障碍、营养缺陷等都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
【分类】
神经系统疾病分类方法很多 ,以下主要按病变部位进行分类。
(一)周围神经病 包括脑神经疾病(如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脊神经疾病(如多发性神经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等。
(二)脊髓疾病 主要包括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
(三)脑血管疾病 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栓塞)和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四)锥体外系疾病(又称运动障碍疾病) 如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等。
(五)发作性疾病 如偏头痛、癫痫等。
(六)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等。
(七) 其他 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等。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患病及治疗经过
(1) 了解患者患病的起病时间、原因及诱因,主要症状的特点,包括症状的部位、范围、性质和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加重或减轻的因素;是发作性还是持续性,是突发性还是渐进性;缓解及加重因素,病情的发展和演变;有何伴随症状,有无出现并发症等。
(2) 检查、诊断、治疗经过及效果,是否遵从医嘱治疗。目前用药情况,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用法,是按医嘱用药还是自行使用。
(3) 目前的主要症状及病情变化,如意识、言语、肢体活动、抽搐及大小便有无障碍。
2.心理社会资料
(1) 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的影响,如语言障碍、肢体活动困难等患者是否生活需人照料和影响学习和工作。
(2) 患者对疾病的性质、过程、预后及防治知识的了解。
(3) 有无焦虑、抑郁、悲观等情绪及其程度:临床症状如疼痛、抽搐、感觉异常及瘫痪等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特别是当症状反复出现或持续存在时,易使患者产生上述情绪反应,不良情绪反过来又可使症状加重。有些疾病疗效不佳,预后不良时也会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故应注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与支持。
(4) 评估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患者的家庭成员组成、家庭经济、文化教育背景,亲属对患者所患疾病的认识,对患者的关怀和支持程度;慢性疾病患者、瘫痪患者出院后的继续就医条件、居住地的初级卫生或社区保健设施、康复设施等资源。
3.生活史和家族史
(1) 患者的出生地、居住地、年龄、性别、职业、患者的父母是否近亲婚配、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的症状或疾病等。
(2) 日常生活习惯:工作、学习、活动、休息与睡眠有无规律性。生活或工作负担及承受能力,有无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改变等。有无烟酒嗜好,吸烟年数及每日量,饮酒年数、种类及量,有无酗酒史。
(3) 饮食习惯:是否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无高脂、高胆固醇饮食,是否喜欢高盐饮食;有无生食螃蟹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全套PPT课件.pptx
- 2025年,跨境电商数据合规性风险评估与合规体系建设指南报告.docx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二》PPT课件.pptx VIP
- 2024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JGT 366-2012-外墙保温用锚栓.pdf
-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桌面演练脚本.docx VIP
- 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文学常识.docx VIP
- 课件mike新11hd so nam模型培训教程.pdf
- 《控制工程基础》教案.docx VIP
- Q∕GDW 11021-2013 变电站调控数据交互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