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洲大道张杨北路下立交排水系统设计_工程建筑论文.doc
五洲大道张杨北路下立交排水系统设计_工程建筑论文
五洲大道张杨北路下立交排水系统设计_工程建筑论文
摘要:通过对五洲大道张杨北路下立交雨水排水系统工艺特点、主要设计参数等的介绍,总结了下立交排水系统的几个设计要点。
关键词:下立交;排水系统;收集系统;泵站
1 前言
五洲大道全长7.09km,主线设计车速为80km/h,西面连通的是翔殷路隧道,进而与中环线、沪嘉高速公路和江苏省沿江通道相连,东面则穿过外环连线,和未来的沪崇苏越江通道连通,是上海道路交通骨架网络系统“三环十连”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按双向8车道,全封闭、全立交的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共设置5座立交,张杨北路作为穿越轨道交通6号线的一个重要节点,按下立交进行设计。
2 排水系统选择
根据五洲大道排水系统总体设计,在浦东北路至杨高北路段采用自流排水系统,主线雨水就近自流出浜。张杨北路下立交道路最低标高为-4.378m,下立交自流排水没有可行性。同时根据立交雨水高水高排的原则,下立交内雨水排水应自成系统,设置单独的雨水提升泵站将雨水提升后通过专用出水管排入河道,以确保下立交排水安全性。因此张杨北路下立交选择采用泵排系统。
3 汇水范围确定
张杨北路下立交全长579m,其中敞开段162m+179m,暗埋段158m,遮光段40m+40m。为保证对下立交外雨水的有效隔断,阻止下立交范围外多余雨水进入下立交造成汇水范围扩大从而增加泵站负担,在两端敞开段以外道路设置驼峰以隔断地面雨水进入下立交。因此汇水范围确定为驼峰两点之间下立交范围内的面积为下立交雨水泵站的汇水面积。下立交范围以外的雨水通过下立交两侧辅道雨水管排除,不计入下立交泵站汇水范围内。同时张杨北路下立交采用坞式结构,不需考虑地下水渗流量。
4 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整个下立交内雨水收集系统采用纵向收集与横向收集结合的收水方式,即在暗埋段中设置三道横向截水沟,用以收集来自敞开段和遮光段的纵向雨水,同时在车行道边线处设置L型雨水口收集由车辆拖曳,甩带进入暗埋段的横向雨水,经两侧雨水管道汇流至下立交最低点,通过最低点的雨水总管进入位于下立交东南侧的雨水泵站。根据下立交纵坡最低点标高确定收集系统总管底标高为-6.674m,埋深约10.9m。下立交至泵站约100m,10m的埋深采用开槽施工显然难度很大,且管道沿线南侧有一座22KV高压铁塔需保护,因此采用顶管施工较为安全经济。仅需在下立交与泵站之间设置一座顶管工作井,采用SMW工法维护。在下立交出水总管与泵站进水管处各设置一座接收井,采用双向顶进,一头顶人下立交出水井,另一头顶入泵站进水闸门井。同时两座接收井可结合下立交结构施工及泵站主体沉井施工合并实施,省去两座接收井,降低施工难度及建设费用。
5 下立交雨水泵站设计
5.1设计参数选择
下立交雨水排水系统因其整个系统较周围环境要低,需要重点考虑排水安全性,故其设计参数较一般排水系统要相应提高,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对立体交叉道路的雨水管道设计参数有明确的规定,即重要干道、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重现期一般选用3~5年;立体交叉道路排水的地面径流量计算,宜符合下列规定:
5.1.1设计重现期不小于3年,重要区域标准可适当提高,同一立体交叉工程的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重现期。
5.1.2地面集水时间宜为5~10min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下立交地势低、纵坡大、汇水快及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性,应适当提高下立交排水的设计重现期,一般宜取其上限。本工程取P=5α,地面集水时间t1=5min,径流系数ψ=0.9。
5.2主体泵房工艺设计
主体泵房采用矩形沉井,沉井尺寸为19.6m×10.7m。确定泵站室内地坪标高为4.80m。
5.2.1进水闸门井
由于泵站进水管底标高为-6.80,埋深约11m,因此采用进水闸门井与主体泵房合建的方式较为经济。仅需在格栅井前单独设置一格作为进水闸门井同时兼作顶管接收井,施工时进水闸门井随主体泵房一同下沉,从而避免独立设置进水闸门井造成的基坑维护费用及进水闸门井下沉施工对主体泵房产生的影响,同时缩短了工期。进水闸门井在顶管施工完毕后安装DN1000手电两用闸门1台,附壁式安装。 5.2.2格栅设计
由于整个泵站埋置深度受地道纵坡制约埋深在13m左右,若采用常规设置格栅的方式将格栅上端设置到4.80m平面,不仅格栅长度长,同时也增大了整个沉井的平面尺寸,增加了泵站用地及基建费用。为减少矩形沉井长度,在泵房吸水池前配置机械抓斗格栅,通过将格栅上端降低至1.65m平面,1.65m平面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truts框架及其在Web开发中的应用_计算机论文.doc
- Successful Virtual Team Characteristics, Behaviors and Differences _计算机网络论文.doc
- T-S模糊系统结论参数的MATLAB仿真研究_计算机论文.doc
- TD-SCDMA 终端测试仪 HARQ 实体的设计_通信学论文.doc
- TD-SCDMA系统中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_通信学论文.doc
- TD—LTE与TD—SCDMA双网互操作_计算机网络论文.doc
- TD—LTE系统干扰分析_计算机网络论文.doc
- TEACHING ONLINE (上)ONS IN WHAT WE ARE REALLY CHANGING BY MOVING EDUCATION INTO ONLINE ENVIRONMENT-_计算机网络论文.doc
- TEACHING ONLINE (下)ONS IN WHAT WE ARE REALLY CHANGING BY MOVING EDUCATION INTO ONLINE ENVIRONMENT-_计算机网络论文.doc
- TGFβ3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促进其向软骨分化的实验研究_计算机论文.doc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