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2011届高第三次月考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濉溪县201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 历 史 试 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解释、观点等。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A.商朝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 B.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C.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D.中国历史证明,国家合则利,分则弊 2.下列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示意图,其演化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3.“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该现象应始于下列哪一部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时期 A.张衡《二京赋》 B.(西晋)左思《三都赋》 C.曹雪芹《石头记》 D.(宋)王溥《唐会要》 4.海洋文明、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曾分别被称为蓝色文明、黄色文明、绿色文明,其着眼点是三大文明的 A.审美观念不同 B.政治制度不同 C.地理环境不同 D.技术发展不同 5.《南都繁会图卷》(右图)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京的盛况。画面从右至左,由郊区农村田舍开始,以城中的南市街和北市街为中心,表现纵横的街市,市面店铺林立,标牌广告林林总总,车马行人摩肩接踵。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南京是当时全国性商贸城市 B.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南京等地商业的繁荣 C.南京曾是明朝的统治中心 D.我国最早的广告在明朝南京出现 6.2009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马来西亚瞭望了世界最长及最繁忙的马六甲海峡该处是郑和七下南洋的必经之地7.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A.1928年12月28日之前 B.1931年9月18日之前 C.1936年12月12日之前 D.1937年7月7日之前 14.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B.C.D.16.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和周期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 A.“世界工厂”、“美元帝国”形成 B.殖民帝国建立、罗斯福新政 C.代议制确立、美国独立D.垄断组织形成、“冷战”开始17.右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图中 所示信息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大跃进”运动导致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B.人民公社会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18.从我国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表中,你可以直接得出的认识是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 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商品零售额 95. 8% 4.2% A.社会主义公有制广泛确立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19.下表为某生编制的《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表》。表格出现残损,你认为其中三格已标明数字序号①②③的内容应该是 A.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B.潮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 C.福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开放区 D.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 20.进入民国时期,以“民”字当头的报纸受到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是 A.深受三民主义的影响 B.为了发动民众力量进行民主革命 C.为了推动报刊业的快速发展 D.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 21.观察下图中四种饮食现象,它们在我国开始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① 端午节吃粽子 ②以玉米为主食 ③酿制葡萄酒 ④喝咖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22.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叶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