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业以太网论文: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协议分析研究
【中文摘要】近年来,随着以太网和TCP/IP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应用普及,以太网较之其它类型网络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了促进以太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国际上成立了工业以太网协会(industrial Ethernet association, IEA),工业自动化开放网络联盟(industrial automation network alliance, IAONA)等组织,目标是将以太网应用于工业,推进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网络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工业以太网。工业以太网有着比现场总线更优越的性能,并处于高速发展之中。研究工业以太网,以及后续开发基于工业以太网的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工业以太网的研究,对于实现现有的工业设备直接与工业以太网通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本文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在硬件上以32位ARM处理器为核心,搭建了采用嵌入式Linux技术所需要的开发环境,深入研究了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协议。本文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选择了合适的软硬件开发环境;搭建了进行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研究的嵌入式开发平台,建立了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实现了嵌入式实时操...
【英文摘要】In recent years, with Ethernet and TCP/IP technology has become more sophisticated and widely used, Ethernet has more obvious advantages than other types of networking technolog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Ethernet in the industrial fiel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established Industrial Ethernet Association (IEA), Industrial Automation Open Networking Alliance (IAONA)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whose goal is to use Ethernet in the industr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thernet tech...
【关键词】工业以太网 EtherNet/IP协议 嵌入式技术 μCLinux操作系统
【英文关键词】Industrial Ethernet EtherNet/IP protocol embedded technology μCLinux operating system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协议分析研究
摘要
5-6
Abstract
6
第一章 绪论
10-13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11-12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
1.2.2 目前国内外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11-12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2
1.4 本章小结
12-13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总体设计
13-17
2.1 微处理器的选择
13-14
2.1.1 主要选择依据
13
2.1.2 LPC2292 ARM7处理器
13-14
2.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14-15
2.2.1 主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介绍
14
2.2.2 嵌入式操作系统μClinux
14-15
2.3 系统整体方案的设计
15-16
2.4 本章小结
16-17
第三章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μCLinux在硬件平台上的实现
17-28
3.1 μCLinux操作系统开发工具
17
3.2 嵌入式μCLinux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17-18
3.2.1 嵌入式Linux实验室组建方案
17-18
3.2.2 建立嵌入式μCLinux交叉编译环境
18
3.3 嵌入式μCLinux在目标板上的移植和裁剪
18-22
3.3.1 芯片级移植
18-20
3.3.2 μCLinux内核配置/编译
20-21
3.3.3 μCLinux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21-22
3.4 嵌入式μCLinux引导程序的实现
22-26
3.4.1 建立Boot Loader启动程序
22-24
3.4.2 建立Boot Loader相关文件
24-25
3.4.3 μCLinux内核及相关文件的移植
25-26
3.5 μCLinux操作系统的运行
26-27
3.5.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原卷+解析).pdf VIP
- 爱德华消防主机操作手册.doc VIP
- 包皮过长健康宣教PPT.pptx
- 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讲座含内容.pptx VIP
- 风能发电系统 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一体化计算分析导则及编制说明.pdf VIP
- 202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考试题库5份(含答案).docx
- 2017款长城哈弗M6-2017款1.5T手动自动两驱蓝标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VIP
- 二月闹肠胀气(宝宝哭闹护理手册).pdf
- 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药品临床应用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