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支付宝PK银行公关战中的策略硬伤
愈演愈烈的口水战,让舆论的矛头直指四大国有银行,支付宝很无辜,很受伤……就现状而言,支付宝在舆论上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四大国有银行成为了口诛笔伐的对象。正如公关圈人士所言:支付宝正在打一场硬仗,而且必须打赢这一仗!
诚然,在支付宝与银行的对决中,支付宝在舆论上打败了四大银行。事实上,支付宝与银行的较量背后,有理不清的纠葛和麻烦。客观地说,支付宝正命悬一线,稍有不慎将粉身碎骨。冷静剖析一下支付宝与银行的口水战就会发现,几个策略硬伤将支付宝置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硬伤之一:稀里糊涂开战
在支付宝与银行不断升级的PK战中,公关策略上的第一大硬伤,就是稀里糊涂开战。从舆论导向来看,支付宝或许并不清楚四大银行为何齐刷刷的下调快捷支付额度,用户更不清楚。
从四大银行大同小异的声明来看,下调快捷支付额度,是出于用户资金安全考虑。明白人都清楚,这一措辞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还是先看笔者整理的一个时间轴吧。
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上线。
2013年6月21日,证监会表态称支付宝“余额宝”业务部分违规,要求支付宝进行备案。由于余额宝业务所涉及未备案的基金销售支付结算账户,银监会要求进行备案。
2013年6月30日24点,余额宝累计用户数已经达到251.56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01亿元。
截至2013年12月31日,余额宝的客户数已经达到4303万人,规模1853亿元。
截至2014年1月15日,余额宝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支付宝最近一次官方数据发布)
截至2月底,余额宝规模已经突破5000亿,用户数突破8100万。(这一数据出自两会报道)
截至3月19日,余额宝的规模是5477.3亿元(这一数据出自财新记者的文章)
按照这一增长趋势,2014年下半年余额宝规模就会突破万亿。截至今年1月底,国内货币基金规模尚未突破万亿,余额宝如此大的体量,如此高的增速,势必引起银监会和央行等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由于余额宝还不是正儿八经的货币基金,是一个基于支付宝平台,在天弘基金管理下的理财产品。当余额宝收益跌破6%后,开始出现了上百亿元的单日赎回,这令管理者十分紧张。如此大额度的赎回,暴露了余额宝在运营上的风险。一旦出现疯狂挤兑,余额宝可能会瞬间坍塌。
一个打着“互联网金融”标签的理财产品,短短9个多月达到5000多亿规模,这超出了监管部门的预料。尤其是余额宝风险苗头出现后,出于风险的考虑,收紧对余额宝的监管亦是顺理成章。而眼下控制余额宝规模高速增长的途径,似乎只有限制资金介入余额宝这一策略了。
再来看四大银行限制快捷支付额度一事儿,条理是否逐渐清晰?尽管这只是笔者的分析,但这恰恰是最合理的解释。此前央行多次表态,不会取缔余额宝,只会对其进行监管。一方面通过银行限制资金进入余额宝,另一方面研究如何监管余额宝,这无疑是最合理的判断。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支付宝贸然对四大银行开战,肯定会把矛盾变得更加激化。要知道,支付宝作为一款第三方支付平台,必须寄生在银行这个平台上,毕竟支付宝还没有形成帐户,不具备直接吸储的功能。
的确,支付宝炮轰银行体制老套,安全性差,博得了用户的眼球,得到了用户的支持。殊不知,这样一个做法,得罪了银行,为日后的业务拓展埋下了一颗雷。这样的做法,难道不是公关层面上最大的败笔吗?
硬伤之二:对舆论施压盲目自信?
仔细翻阅一下最近关于支付宝与银行之争的报道就会发现,一系列的申明,还有稿件传播,都将炮火指向了银行,支付宝成为了无辜的受害者。再看相关稿件下面的评论,谩骂银行者居多,力挺支付宝的言论更多。
熟悉支付宝公关风格的人都非常清楚,这就是阿里公关的强悍之处。此次支付宝与银行的舆论风波,是挟数亿用户利益制造舆论,对政府监管部门,以及银行施压。几年前,天猫遭遇卖家围攻事件,阿里硬生生的用舆论制造成一个大矛盾,最终政府部门出面制止,化解了天猫围城的危机。这一次,支付宝的舆论施压,会让监管部门网开一面吗?
答案是:绝对不可能!
原因很简单,支付宝和余额宝这两款产品,在运营中已经触及了政策的红线。如果仍旧任由支付宝和余额宝擦边球行为,那么势必引发金融秩序的混乱,这是政府监管部门不能接受的。
上文已经提到了余额宝在监管层面面临的风险。支付宝在监管层面的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沉淀资金的管理,二是资金流动的监管。
来自官方渠道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93.46亿笔,金额总计达10.4万亿元。其中,仅支付宝一家网络支付业务笔数达120多亿,支付金额达3.5万亿元。
事实上,监管部门对于支付宝的资金状况是很难掌握,因为支付宝日均交易额已超过20亿元。支付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