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语言教学中渗透美育
摘要:语文教学是生活教育,是审美教育,我们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品味生活之美,进而创造生活之美。语文教师要以语文教学为手段,来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又以美育教育为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渗透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思想。但我们不能将“全面发展”仅理解为德、智、体三个方面。《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我国的教育改革,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其核心内容就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明确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美育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
语文教材和资源都是很好的美育载体,我们只有加深对这些美育资源的认识,最大限度地加以发掘利用,才能上好语文课,完成语文教学的既定任务。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美育呢?
一、选择美的语文教学载体
现行语文教材,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形神俱佳。作为语文教师,应把握教材,充分挖掘出教材中具有审美教育的元素。如:羽扇纶巾的神韵,挽雕弓、射天狼的豪迈,“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大义,还有无数让人终身受用的治学、做人的哲理。这些素材无一不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良好载体。
二、指导学生热爱美、创造美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美学理论为指导,从课文内容入手,结合各类语文教学的材料,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渗透到每位学生的心灵之中。
(一)反复朗读,体会意蕴。
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方法,特别是诗歌、散文的教学,更应反复诵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其意,审视其美。诗歌和散文具有音韵和谐美、结构精巧美、意境典雅美;记叙文(包括小说、戏剧)形式上表现出的是语言的流畅美,内容上揭示的是人性之美;说明文体现的是科学美、思辨美,劳动之美;议论文具有逻辑上的严谨美等。感受这些美,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热爱美、感受美、创造美。比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首先通过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到作品情境中:阳春三月,柳絮飘飞,碧蓝的天空下,一条小船在江面上飘荡,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天际,惟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先感受诗句的音乐美,再感受其意境美、情感美:诗人在江边送别友人,直到友人的小船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这充分体会了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惆怅若失的感情,由此学生体验到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之以入情。”好的诗文,含英咀华,方可品尝到它的美好韵味。
(二)激发情感,引起共鸣。
感情是作品的生命。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美育教育时,一定要创设适宜的情境,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导受教育者以积极的态度和美的形式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中,主要描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一事,事情虽小,却蕴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无限的爱和父子间的浓浓亲情。教学时可启发学生:你们的父亲与文中的父亲有无相似之处?通过联想、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爱子之情是普遍的,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写一写自己亲人的愿望,激发学生对父辈的热爱、尊重之情,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的美德。
(三)观察自然、亲近自然。
阅读文学作品,就是间接地观察自然、亲近自然。自然的美是一种现实的美,以其可感的形象,最能激发青少年的审美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去阅读、去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景观,感受山清水秀、月白风清、曲径小溪、寂林幽谷的阴柔之美(优美),领略崇山峻岭、海阔天空、暴风骤雨、雷鸣电闪的阳刚之美(崇高)。例如:郦道元《三峡》中,那遮天蔽日的群峰,乘奔御风的江流,雪白的浪花,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奇松怪柏,林寒涧肃,一幅幅画面摇曳多姿,清新俊雅,让人着实感受到大自然的优美与崇高,从而起到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
(四)把握形象,以美育人。
美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情趣与理想境界为目标的教育活动。通过课文中美的人物形象,学生既可欣赏俊俏的形貌、潇洒的仪态、动听的言辞、文雅的行为、温柔的性格,又可感受移山填海的劳动场面、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坚贞不屈的高洁情操。例如:《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的人》中的鲁迅“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邓稼先》中为祖国献身科学的精神;《勇气》中法国妇女坚信世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特色专业课在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作用.doc
- 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doc
- 托班宝宝自理能力的培养.doc
- 挖掘语文教学美育作用 提高职校学生综合素质.doc
- 项目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doc
- 小班幼儿舞蹈的创编与排练.doc
- 校企合作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
- 新经济时代传统企业的改造.doc
-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doc
- 艺术设计专业风景写生课程初探.doc
- 市残联领导在市委巡察组巡察涉残领域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表态发言.docx
- 市旅游发展集团关于“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不够有效”专项整治回头看总结报告.docx
- 党课: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在正风肃纪中砥砺前行.docx
- 在2025年区委巡察组巡察区教育局党委工作动员会上的表态发言.docx
- 镇党委“三色先锋·旱码头引擎”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情况报告.docx
- 村党总支2025年上半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总结.docx
- 在县委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
- 2025年村委换届选举大会工作方案.docx
- 党课:站稳政治立场,恪守纪律底线,争做对党忠诚、行有所止的青年干部.docx
- 在2025年公司半年纪检工作座谈会暨“三化”建设年行动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