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沉淀法.ppt
第二编 纯化方法第二章 沉淀法 基本原理与沉淀类型 一、基本原理 二、制备蛋白质 三、制备核酸 几种主要沉淀方法比较 (一). 盐 析 法 1 盐析原理 2 盐分级沉淀 3 盐析曲线制作 4 盐析的影响因子 5 脱盐 2 盐分级沉淀 ⑴ 盐的选择: 一般选择硫酸铵 调整硫酸铵溶液饱和度计算表(25度) 3 盐析曲线的制作 如果要分离一种新的蛋白质和酶,没有文献数据可以借鉴,则应先确定沉淀该物质的硫酸铵饱和度。 4 盐析的影响因子 (1) 盐析常数 ks ks—表示有效成分溶解度降低的速率与盐浓度之关系,ks值大 ,说明溶解度降低的速度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快速降低。对一种成分而言, ks值越大,其分级范围就窄,盐析效果就好。它与蛋白质本身的性质、溶液的pH、温度、盐的种类等有关。 (2)盐分级范围的差异性 当分离两种以上蛋白质时,每种ks值都很大,而且 盐析范围差异明显,则分离效果好; ks值大,盐析范围差异小,分离效果不好。 a.透析袋的处理(除去金属离子和水解酶) 在含1mmol/L EDTA的2%碳酸氢钠溶液中煮沸10分钟,用镊子取出,经蒸馏水煮沸,漂洗可用,老化后容易破裂。 b.透析液选择 低离子强度的中性缓冲液,适量酶的保护剂,防止微生物生长的0.02%叠氮钠(NaN3) c.掌握透析时间 体积比(1:20),搅拌与否 检查:硫酸铵—氯化钡(10%) 氯化钠—硝酸银(10%) (二)有机溶剂沉淀法 1、基本原理: ① 降低水溶液的介电常数,减小溶剂的极性,从而削弱了溶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而沉淀。 ② 破坏大分子周围水膜,由于使用的有机溶剂与水互溶,它们在溶解于水的同时从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化层中夺走了水分子,破坏了蛋白质分子的水膜,因而发生沉淀作用。 2、常用试剂:甲醇、乙醇、丙酮 用量计算:与盐析饱和溶液法相同 应注意: A、核酸溶液中含高浓度盐类或多糖类物质时,水相和有机相位置会颠倒。 B、要通过适当的振荡或旋转来使有机溶剂起作用。核酸分子越大,应越温和。 C、苯酚应经过处理。(Tris-酚) D、苯酚/氯仿/异戊醇(24/24/1) E、最后用乙醚除去苯酚、氯仿。 核酸相 Protein变性相 有机相 (1) 有机溶剂 A、乙醇-盐溶液 通常:DNA--(浓度0.1μg/ml)+0.1mol/L NaCl(1/10体积加入)—用2倍体积冷乙醇 RNA-- (浓度0.1μg/ml)+0.1mol/L NaCl(1/10体积加入)—用2.5倍体积冷乙醇 (沉淀时间取决于核酸分子大小、浓度和温度) B、异丙醇 DNA(大分子rRNA)+0.3mol/L NaAc+0.54 ~1倍体积异丙醇 大分子DNA可用玻璃棒缠绕其上,小分子以凝胶形式沉淀,最后用70-75%乙醇洗涤除去盐及其他小分子物质。自然或真空干燥即可。 (4)聚乙二醇 PEG浓度取决于核酸片段大小,适宜不同大小片段的分离。 (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适宜多糖含量高的溶液,可选择性沉淀核酸,多糖滞留在溶液中。核酸-CTA共沉物需经后处理才能得到核酸(0.1M NaAc+70%乙醇)。 6 DNA与RNA 的分离 A、盐析法 DNA溶于1~2mol/L NaCl溶液 RNA溶于0.14mol/L NaCl溶液 B、酶水解法 可分别使用(DNA)RNas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