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社会综合卷.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金衢十二校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模拟试题A卷(金华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 ▲ ,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 A.京津冀协同发展 B.京津鲁协同发展 C.浙苏沪协同发展 D.浙皖苏协同发展 2. 自至5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今年是周恩来总理首次访问非洲50周年,李克强总理此次出访,意义重大,代表着50年来中国政府对中非关系一直高度重视。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A. B. C. D.泰山站该考察站 ①东半球 ②西半球 ③中纬地区 ④高纬地区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下图,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 B.图②中的虚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C.图③中虚线为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图④中的虚线为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歌手王铮亮《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马年春晚较大亮点。歌词朴实细腻、深情震撼,触动着的心。珍惜时间,自己的生命价值 家风的说法古已有之,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美丽中国 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 民族精神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2.小明同学非常想了解元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下列古迹中,你建议他去 ▲ ①太平天国侍王府 ②东阳卢宅 ③天宁寺大殿 ④武义延福寺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3.近代科学诞生和形成的标志分别是 ▲ ” ①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②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③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④ 教会提出“地心说”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杰弗逊有句名言“我们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 据此回答14—15题 14.这句话的内涵是 ▲ ①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差异 ② 每个人在人格上、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③人不应有贵贱之分 ④ 要学会平等待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以下哪部文献中也有类似的阐述“在权利方面,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1787年美国宪法 16.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公安部门加强了学校周边的巡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社会保护 B.家庭保护 C.司法保护 D.学校保护 A.金华火腿业奉程咬金为祖师 B.金华酥饼是金华最负盛名的传统名产 C.金华婺剧是金华文化艺术中的奇葩 D.黄宾虹是中国画由古典到现代的领跑者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图一 湄南河平原 图二 美国大平原 ⑴材料一描述的区域所在省份与材料二中图一区域所在的国家都接壤的邻国有哪些?(2分) ⑵材料一描述的区域与材料二图一有何相同的粮食作物?由此反映出两地相似的自然原因是什么?(3分) ⑶结合图一、图二分析两地生产特色中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从人口角度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点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⑷上述三地生产各具特色,你从中感悟到一个什么道理?(1分) 22.材料一: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同时也激发了民族复兴力量的崛起。 材料二: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是我们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 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以立法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请你仔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畏强暴的民族,请你举出17世纪中华民族英勇抵抗外来侵略的史实一例。(2分) ⑵根据材料一,说说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 ⑶材料二“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在抗战时期表现为什么?抗战胜利在民族复兴史上有何重要地位?(3 分) ⑷材料三的这一决定对“中国梦”的实现有何现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