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感教学刍议_教育理论论文.doc
情感教学刍议_教育理论论文
情感教学刍议_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情感教学的内涵,情感教学弱化的原因,情感教学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情感因素,以期给当前教师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情感;情感教学;和谐;实施途径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一活动中,理性与情感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交融比在人类一切其它活动中表现得更为迫切、更为突出、更为典型。可以这样说:不可能有完全不带情感的纯理性教学,也不可能有完全不讲理性的纯情感的教学。近年来,我国众多教育工作者已在理论上实践上努力研究和探索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然而,由于情感的发生和心理机制比之认知活动更为复杂、更难把握.要为广大教师普遍接受和实践,尚需一个过程。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推波助澜,以期更多教师参与,让它在神州教坛结出硕果。
一、情感教学的内涵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体验。[1]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一切活动不仅伴随着一种情感体验,而且情感体验反过来对人的活动也有一定的支配作用,若能引起愉快的情感体验,就会发生积极的摹仿和反复进行的趋势,而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就会引起人的行为停滞或改变的趋势。教学是需要情感来支持的。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说明了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2]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统一,但从现实角度上说,情感教学是对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所普遍存在的重认知因素、轻情感因素的不合理现象的一种矫正。纵观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史,包含着较丰富、系统的情感教学思想,在孔子、孟子的教育实践活动和著述以及《学记》、《吕·氏春秋》等文献中都充分肯定了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有关的研究与实践也证明:只有在教学中做到知情统、和谐并进,即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才能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情感教学弱化的原因
当今中国的教育领域内,“唯理智教育”与非理性教育正在激烈地交织与碰撞。情感教学的劣势在现实中仍是回天乏力。无论是有权之士,还是有识之士,抑或是有志之士,似乎也想承认甚至接纳情感教育,摆脱教育外显的功利阴影,
但一到现实中来,情感教学就被悄然“引退”。这种“鸡肋”般的两难境地,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也有着教育者本身的原因。
1. 唯理智教育思潮限制了情感教学的存在空间
受现代教育强调经济功能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支配,“唯理智教育”的地位可谓不可动摇。人文运动在与其较量中,其功绩虽可圈可点,但曲高和寡,收效甚微。“唯理智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为个人的谋生作准备。这样定位,确实很现实,似乎也很容易见效。可是它忘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培养人格完善的人。它并没有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而只是当作工具,当作人力来生产。表现重知识的传播与继承,轻情感经验的积累与同化;重语言、逻辑、推理等能力的训练与提高,轻情感感受的表达和发展。这种绝对崇尚理性,过分追求程式化、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忽视人文精神在教育中消失,并直接导致情感的人文意义与价值的失落。
2. 封建教育传统作祟
毋庸置疑,我国历史悠久的文明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文化背景以及长期以来的封闭与落后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过于理性化和奴化的教育,严重束缚了我们的思想观念。“教鞭”、“戒尺”仍然是作为概念形态如阴魂一样飘浮于教育领域,“严师出高徒”仍是众多教育者实施教育的借口,“教道尊严”仍使许多教师难以放下架子。虽然,我国有着并不浅薄的人文底蕴,而且,也历经新中国的几次并非完全失败的教育改革,但是,在急剧变化的时代,在以“高效出人才”的外显价值目标的昭示下,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等不良教育思想不但没有被涤荡殆尽,反而有滋生、蔓延之势,而且,我国文化传统中优秀的东西在转型时期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扬,一些糟粕大行其道。如:少民主平等,多集权垄断;重模仿继承,轻创新躬行等等。[3]这一时期,情感教学关注是学生情感的内心世界,理所当然地应受到冷落和被搁置。
3. 教育者心存芥蒂与误解
情感教学对学生心灵的塑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情感教学今天的忽视,与教育者的怠慢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对情感教学有着一知半解的教育者,往往认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归因训练的个案研究_教育理论论文.doc
- 当下的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分析_教育理论论文.doc
- 当代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时-空-向度_教育理论论文.doc
- 当代中国教师教育:责任主体与主体责任_教育理论论文.doc
- 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_教育理论论文.doc
- 当代中国知识失业的教育背景探析_教育理论论文.doc
- 当代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基本特点比较及启示_教育理论论文.doc
- 当代国外学校德育特点比较及其启示_教育理论论文.doc
- 当代国外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_教育理论论文.doc
- 当代大学生道德意志培养探析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意义建构: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的一种可能范式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意念训练法在煤矿安全教育中的应用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感化转化优化——浅谈职业中学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_中等教育论文.doc
- 感受课改 ----兼谈新课程改革的几个“变”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感悟“数形结合”——从“方法”到“思想”的飞跃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感悟参与之美,享受研究之乐——教师参与研究性学习之感受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感悟新课标理念 认清课程改革的方向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慎言教育家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成人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成人教育质量及监控之我见_教育理论论文.doc
最近下载
- 电工技能鉴定实操题库(高级工).pdf
- GB/T38058-2024民用多旋翼无人机系统试验方法.pptx VIP
- 公园绿化养护管理制度 .pdf VIP
- 2025甘肃甘南州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招聘45人笔试备考试题有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 VIP
- 最新公务员面试试题经典题及答案.docx VIP
- 长恨歌意象研讨分析.pdf VIP
- 2025甘肃张掖市专业化管理村党组织书记招聘3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QSR质量手册(超详模板).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