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嬗变_教育理论论文.doc
新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嬗变_教育理论论文
新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嬗变_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从历次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经历了几次转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或强调体质教育,或强调技能教育,或力图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90年代中期以来,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得以确立,健康第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文化素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等观念,在体育课程中逐渐受到重现。
关键词:体育课程;价值取向
Abstract:It is found that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changes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C by analyzing every syllabus and curriculum standards. Before the mid of 1990s, the physical education either emphasized the education of physics or the skills or try to seek the balance between them. Since the mid of 1990s,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was established. Such ideas have been gradually stress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as health first, cultivating students’ lifelong sports awareness and cultural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specting students’ subjectivity.
Key words: curriculum of physical education; value orientation
20世纪上半期,我国中小学体育的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并存和相互冲突的格局:传统国粹体育思想、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体育思想等都曾粉墨登场,影响或改变着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新中国成立后,基础教育事业经历了改造旧教育和建设新教育的多次重大改革;同样,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也伴随着新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步伐,进行了几次重大的改革,而每次改革都体现出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新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脉络,把握指导历次改革的思想理念,进而能够更全面、客观地理解我国现时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趋势。
一
体育课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950年,教育部颁布了《小学体育暂行标准》(草案);1956年,在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的前提下,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这两个体育课程的国家文件一方面体现了注重体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同时也体现了注重技能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两种教育价值观的朴素结合。
首先,就体质教育而言,这一时期的中学体育课程明确提出了中学体育的五项基本任务,其中居于首要地位的就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1]在此,增强学生的体质成为这一时期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价值取向。此价值取向是我国当时教育方针和政策的直接反映。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根据这一教育方针,党和国家曾多次强调中小学体育应加强学生的体质教育。从1950年6月到1951年1月间,毛泽东曾两次致函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其中谈到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而此前的1949年,朱德也曾在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上指出,过去的体育是和广大人民群众脱离的,现在我们的体育事业一定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防和人民健康和利益服务。
其次,就技能教育而言,这一时期的中小学体育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竞技运动知识和技能,如:教授学生大纲中规定的体操、游戏和各种主要竞技运动的知识和技能;应使学生掌握大纲所规定的各项练习的知识和技能”;巩固和提高主要的竞技运动技巧。同时,界定体育课程内容的标准或依据则是体育运动项目。注重技能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源自于苏联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影响,此时苏联的中小学体育课程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均衡视野下的教育机制创新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教育培训成本——收益评估问题研究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教育如何成就学生的幸福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教育学中概念泛化的趋势、危害及原因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教育学创造性学习:掌握21世纪的生存概念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教育学的困境与生机 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教育学问题教学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教育实践美的诠释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教育实验发展的分流与融合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教育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收入的影响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新中国著名大学校长视阈中的师资建设要点概览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研究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的背景下“两童”教育问题的研究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新农村建设中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对策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新农村教育改革的三大问题论析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新加坡“教学工厂”的经验与启示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新加坡与我国之高校德育内容比较研究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新劳动合同法对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影响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 “ 教育革命 ”_教育理论论文.doc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权利与义务特性的比较研究_教育理论论文.doc
最近下载
- U8V11.1培训课件9U8V11.1新版功能介绍生产制造幻灯片.ppt VIP
- GB_T 9711-2023 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pdf VIP
- 1kv母线调试报告.pdf VIP
- 过滤实验-课件.ppt VIP
- GB_T 14264-2024 半导体材料术语.pdf VIP
- 消防系统的联动常见故障.ppt VIP
- (完整版)供应商合规管理制度 .pdf VIP
- JBT 12786-2016 升降工作平台 术语与分类.pdf VIP
- 2024东南亚电商市场报告.pptx VIP
- 第七单元 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开展,探究丝绸之路 学习任务单 苏科版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