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鹃花组织培养研究概况_药学论文
杜鹃花组织培养研究概况_药学论文
作者:郭秀莲,张正银,王晓东,樊哲仁,白洁,陈放
【摘要】 杜鹃花(Rhododendron)的组织培养受基因型、外植体的来源、培养基种类、培养条件、生长调节物质、培养程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文章概述了影响杜鹃花组织培养的关键因素:外植体种类,外植体消毒灭菌的方法,基本培养基的选择,根的诱导方法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期能给杜鹃花的组培研究带来一些借鉴价值。
【关键词】 杜鹃花; 组织培养
Abstract:Genotype, explants source, the type of media, culture conditions, growth regulators, culture procedures and other factors all have influence on the tissue culture of Rhododendron. So it has a certain complexity. In order to give some reference values to the tissue culture research,the paper reviewed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issue culture of Rhododendron at home and abroad,including the type of explants, sterilization methods to explants, choice of the basic medium, rooting and so on.
Key words:Rhododendron; Tissue culture
杜鹃花(Rhododendron)简称杜鹃,为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常绿落叶小灌木,是闻名于世的名花之一,不仅在园林中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还可入药以治疗疾病。野生杜鹃多为杂合体,种子繁殖后代发生严重分离,通常靠扦插繁殖,产量有了提高,但生长周期长,繁殖系数低,同时受母株材料和繁殖季节的影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大量快速繁殖是实现工厂化生产的有效措施。
在杜鹃离体繁殖中,试管苗的增殖与生根不仅与植株的基因型有关,还受外植体的来源、培养基种类、培养条件、生长调节物质、培养程序等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故对近三十年来(1975~2008)国内外杜鹃组织培养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能给杜鹃花的组培研究带来一些借鉴价值。
1 外植体种类
杜鹃花是多年生木本植物,由于多毛、多鳞片、发粘、材料大而消毒困难,因此大多数组织培养外植体取自幼嫩的组织,染菌较少,消毒容易,易于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直接分化成芽。通常培养杜鹃可采用的外植体有顶芽,腋芽,雌蕊,带腋芽的嫩茎段以及嫩叶。
1975年,Anderson等[1]以杜鹃茎尖培养植株获得成功。1999年宗宪春[2]培养毛叶杜鹃R. championae与比利时杜鹃R. hybridun采用新发幼苗新梢。2001年钟宇[3]以不同季节的茎尖(含茎段)为材料,培养西洋杜鹃R. hybridn,结果表明,最适外植体为摘花芽后萌发的顶芽茎尖。2003年王亦菲等[4]对两种来自比利时的高山西洋杜鹃R. britannia,R. america的茎尖进行了成功培养。2003年梁晓华等[5]对亮毛杜鹃R. microphyton的茎尖进行了培养,但成功率不高。2004年闫凤霞等[6]选取杜鹃花R. simsii茎尖、嫩叶和老叶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产生再生植株,结果表明茎尖、嫩叶效果较好。
1982年Meyer等[7]以花芽作外植体,成功培养了Nova Zembla,RoseumElegans,Sefon等品种的杜鹃。
1986年,从毛叶杜鹃R. mollicomum叶片培养得到植株[8]。1991年报道了以叶为外植体,离体条件下诱导杜鹃R.‘P.J.M. Hybride’植株再生[9]。1996年,从杜鹃R. simsii7个栽培品种Paloma,Avenir,Mme. Petrick,Aline,Flamenco,Lara和 Mme. M. DePaepe 叶片诱导植株,该试验从叶片诱导出了不定芽,但在进行生根诱导培养时未获得成功[10]。2003年秦静远等[9]从R. simsii品种“Hellmut Vogel”幼叶诱导出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为丛生苗。
1987年有报道从子房组织诱导杜鹃R. prinophyllum再生[8]。
1985年,有人培养春鹃和西鹃茎尖成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普拉克索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效果_药学论文.doc
- 普米克令舒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_医学论文.doc
- 普罗布考对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管壁原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_医学论文.doc
- 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分析_医学论文.doc
- 普通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控对策探讨_医学论文.doc
- 普通高校教研室建设及评价体系的建构_医学论文.doc
- 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_药学论文.doc
- 普鲁卡因胺对血小板功能和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_医学论文.doc
- 晶化温度对牙科用云母微晶玻璃微观结构的影响_医学论文.doc
- 晶状体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_医学论文.doc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7).Teamcenter最佳实践与案例分析.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4).Proficy开发环境搭建.docx
- 智能电表软件:Landis+Gy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3).系统集成与测试.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8).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环境搭建.docx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1).TeamcenterAPI与编程基础.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7).报警与事件管理.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chel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1).智能电表行业标准与法规.docx
- 智能电表软件:Itr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6).用户界面定制与开发.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9).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工具使用.docx
- PDM软件:PTC Windchill二次开发_(21).Windchill最佳实践案例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