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写作的新尝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语写作的新尝试 古人讲:“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用此语来概述导语在消息中的作用十分精当、到位。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在专著《转型中的新闻学》中这样写道:“在过去几十年里,新闻导语写作———新闻学教育的精华与核心,没有摆在大学新闻教育突出的地位,以致造成中国记者不会写有新闻的导语,只会写无新闻的导语。”这自然是一家之言,但作为吃新闻这碗饭的,不妨对导语和导语写作来一次再认识、再提高。 ?   ??? 导语写作常见的几种方法     ??? 在导语写作中有不少判断成败的标准,最流行的有四种: 一是“金字塔底说”,认为导语应是新闻主题及主要事实; 二是“由头说”,要把最新发生的事实作为导语; 三是“开门见山说”,新闻应当直截了当进入事实,甚至有人断言:“导语不得超过50个字、两句话” 四是“五要素说”,认为导语应该尽可能让“五个W”俱全。    ??? 上面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文无定法,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转型、改革创新的时代,企图以一种“常格”、“定体”来一统天下的想法或做法,只能使新闻变得面孔僵死,生机全无。例如,在西方传媒界不客气地把“五个W”喻之为“晒衣绳”,认为它就像挂满手帕、裤衩到衬衣、领带一应俱全的一根晒衣绳,罗列的事实过于繁琐,行文的风格过于拖沓。他们断言,这样的导语已经落伍。 ??? 穆青指出:“新闻的开头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各种清规戒律很多,记者一想到导语,就要考虑各种说法,以致无法落笔。现在看来,这些说法大都有片面性,不能机械地应用。” ??? ? ?导语写作的几种新尝试 ? ??? 艾丰在《新闻写作方法论》中写道:“写导语的真谛或诀窍可以一言以蔽之曰:‘一眼功效’。何谓‘一眼功效’?就是一眼就让读者看上,一眼就看懂,一眼就被吸引,一见钟情。” ??? “一眼功效”显然不是导语写作的具体方法,而是指导语的传播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眼功效”,在运用“由头说”、“五要素说”、“开门见山说”、“金字塔底说”等几种流行方法的同时,我们不妨也尝试以下几种本领: ??? 一是敢于“破格”。范敬宜在《总编辑手记》中这样写道:“‘破格’,也是一种艺术。中国传统绘画就是讲‘别格’,指的是构图、用笔、用墨别出心裁,出奇制胜。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别格’。” ??? 例如背景一般不能上导语,但穆青很遗憾地讲了一条消息的修改不够得法。《我国收音机出口》这条新闻,作者原来一开头写道:“自1922年以来,我国一直从国外进口的收音机,今年已出口了。”我们觉得这个背景放在开头很好。可惜总社编辑仍然根据“背景要放在最后”的原则给改了。编者把这个开头放在新闻的最后,而用“中国制造的五灯收音机,两个多月来,已经从上海运出四百多架,供应叙利亚、黎巴嫩……”    ??? 如果说这个“格”破得不够大的话,有的消息压根把新闻的主要事实放在结尾,同样合情合理,引人入胜。如消息《向劳模鞠一躬》就是这样: ?  本报哈尔滨11月16日专电 (通讯员刘英贵、记者周子平)文化宫大厅里一片寂静,坐在前排的劳模们胸戴红花,肩披红色绸带,聚精会神地倾听分局长王冉的总结报告。(《人民铁道报》1992年11月17日) ?  最后一段是:“王冉离开讲台,站好立正的姿势向劳模们恭恭敬敬地弯下了腰……” ? ?  二是善于“讲故事”。如果说文学是“人学”的话,那么新闻就是“事学”。毫不夸张地说,讲故事是记者的看家本领。好的导语应该像作者和读者促膝谈心,作者讲的是一个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让对方感兴趣的客观事实。如《直升飞机代替了马拉爬犁》一文: ?  本报乌鲁木齐9月21日电 记者李慎明报道:今天下午三时,从新疆北部哈巴河起飞的我空军某部一架直升飞机,在扎玛纳什山边防站缓缓降落:哈巴河———扎玛纳什山边防站试航成功。战斗在祖国西北边陲的这个边防站的指导员王志民,在电话里高兴地告诉记者:战士们看到祖国的飞机第一次在边防站降落,无不欣喜若狂。(《解放军报》1979年9月22日) ? ?  三是学会“抓拍”。就是要从新闻中筛选出一个最能凝聚新闻价值,也是最吸引人的要素或事实来直白表述,使之成为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诱饵。如消息《朱建华成为今年世界上跳得最高的人》,作者从朱建华创造优异跳高成绩后的沸腾场面落笔,进而详细介绍了这场争夺冠军的比赛: ?  “12月1日下午,新德里时间3点36分,尼赫鲁体育场沸腾了。数万名观众长时间鼓掌、欢呼:‘中国,朱建华!朱建华,中国!’……”(《体育报》1982年12月2日)   “抓拍”就是抓一个场面、一个瞬间、一个细节等,通过一个精彩的“特写”镜头,让人经久不忘。尤其对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来说,更是需要尝试和借鉴的一种好办法。 ?  都说政治教育稿子难写,但运用讲故事和“抓拍”的手法,照样可以写得生动、实在。我在编

文档评论(0)

word.ppt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