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节描写,让你的作文更精彩
【名人故事】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闺中生活真可说是无忧无虑,充满了开心与欢乐。青春洋溢的李清照宛如一只自由自在的快乐的小鸟。暮春的早晨,阳光明媚,早晨的露珠仍在花上晶莹闪烁,李清照便来到花园,荡起秋千尽情嬉戏,一会儿身上已有一层薄薄的细汗。听说有客人来了,细一打听,正是她的未婚夫赵明诚,这可使她慌了神,要是让未来的夫君看出她这等顽皮怎么得了,赶紧回房,慌乱中,“袜刬金钗溜”,她十分害羞地向回跑,快到闺房时,她心念一转,何不借此看看未来夫君呢,于是她倚着闺门,拿着从园中摘来的青梅,佯装嗅闻它的芳香,偷眼看她的未来夫婿。夫婿走后,她生动地写出了《点绛唇》词一首:“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注释】:[1]蹴(cù):踏。 [2]慵整:懒整。 [3] 见客入来:一作见有人来。[4]袜刬(chǎn):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词中把她欲走还留,欲羞还看的细节生动地定格留给了后世人。
【知识透视】
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它好比人体的细胞,是文章(主要指文艺作品,也包括写实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
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主题思想的表达的需要。其中“真实性”是前提,是关键。只有文章细节的真实,才能使文章具有真实性。只有使文章具有了真实性,它才能打动读者,发挥其熏陶感染净化等功能。所以,新课标特别强调写作要“说真话,抒真情”。(举例)
而要确保细节的真实性,我们必须有敏锐的目光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同学们一定都读过《水浒传》吧!那么,其中多处描写打虎的场景,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水浒传》中有“解珍解宝猎虎”,“李逵沂岭杀虎”,特别是“景阳岗武松打虎”,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可同学们知道,施耐庵是如何将这几次打虎的情景写得如此生动,却又互不雷同呢?原来他为了了解老虎的习性,曾不顾危险,跑到人烟稀少、老虎经常出没的深山老林里,爬到大树上,蹲在那里长久地观察老虎的生活动态与捕食动作。同时,他还走访了很多有经验的猎户,了解他们猎虎以及与虎搏斗的情况。有了这种辨细察微的精神,我们的细节描写就会既真实而传神。(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举例,酒店宴席上有人将吃下的蛤壳码得整整齐齐的;班主任老师将羊毛衫穿反了等)
当然,万千的事物,我们不可能一一观察,怎么办?那就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在大量的阅读中掌握生活常识,了解动植物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性。这是把握“生活真实”的一条捷径。其次,细节描写的目的要十分明确,即必须为刻划人物、发展情节、表现主题服务。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活中的细节作精心地筛选,才能确保文章中的细节具有典型性。只有典型化的细节,才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有助于描绘典型环境,有助于表现作品的主题。如《我的老师》那“像要落下来”的教鞭,只是“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的细节,就凸显了蔡老师那“温柔”的性格,表现了她深爱着她的学生的美丽心灵。《百合花》中前后两次写到“通讯员”“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和“野菊花”的细节,把这位通讯员的天真、纯洁、面临战斗而不紧张、爱好自然等品性,异常鲜明地描写出来了。
【高考佳作】
(一)江苏题:好奇心总是伴随着美好童年,诸如成功、失败、质疑、平庸等等这些词语与好奇心相关联。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好奇心
为什么?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花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我很好奇。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
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