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健十三式
( 8)背后七顛百病消:
[练法] 自然站立,两膝靠紧,两腿绷直,正头平視,气沉丹田,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攏指尖向前,两手掌作下按劲。随后,两脚跟緩緩向上提起,两手下按,同时配合吸气;稍作停顿后,随呼气将身体放松,两脚跟下落着地。如此,反复练十数次。最后将气息收归中丹田(如图35)。
附: 記忆歌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腎腰,
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三)保健十三势
“保健十三势”是动靜结合、内外兼练的方法,它是采自各种“保健功”(一般所说的“外功”)里的十三个姿式,結合内功要领,进行鍛炼的。可以坐着练,也可以站着练;每次可以把十三势全练,也可根据身体的不同情况选练一两势或几势。选练时,要增加反复操练次数,一般可练5—10分钟。
(1)宁神降气(起势):
[姿式] 自然站立,左脚向左横开半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膝微屈,身体正直,腰存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沉肩墜肘,两臂稍向外撑,掌心向下,手指微曲伸向前方,两目半閉平视,或注視前下方(如图36)。坐式练功时,可采用自然盘膝坐式(如图37),以下各式皆 同,不另赘述。
[呼吸] 自然呼吸, 将气以意引至中丹田或脚心处的浦泉穴,也可配合呼气放松。
[意守) 意守中丹田或涌泉穴(也可根据身体的 不同情况意守其它內容,以下皆同)。也可配合默念“松静”二字,誘导肢体的放松和大脑的入静。
[作用) 收摄心神,誘导入靜。
(2)叩齿搅舌(包括鼓漱咽津):
[姿式] 仍如前式,将牙齿輕輕叩动二、三十次,随后将舌头在口腔內左右搅动各十数次,再作鼓漱动作个数次,待唾液增多时,即分次咽下,并以意送至中。
丹田(姿式同图36、37)。
(呼吸) 自然呼吸,气沉中丹田。
[意守) 意守中丹田,并若有若无地注意叩齿搅 。
舌的动作。
[作用) 固齿,健脾胃,助消化。
(3)搓手擦面:
(姿式] 接前式,两手心相合于小腹前面,約与臍平高,輕搓掌心二、三十下,待两手产生热感后)輕閉二目,将两手貼于面部,象洗脸那样从跟部向外下方缓缓擦撫十数次(如图38、39)。随后,睜开两眼接作下式。
(呼吸] 自然呼吸,气沉中丹田。
[意守) 意守中丹田或涌泉穴。搓手时,要将注 意力放在掌心即劳宫穴和十个指头即十宣穴上,但在擦面时則不必过于注意手的动作。
[作用) 調达心肺二經气脉,令面色潤泽。
(4)叩击玉枕:
(姿式) 接前式,順势用两手心掩住两耳,肘与肩平,中指相对贴按在“玉枕穴”处,将食指搭于中指背上,然后以食指滑下缓缓地叩击玉枕穴十数下,使耳内 咚咚作响,如聞击鼓之声(如图40、41)。
[呼吸) 自然呼吸,气沉中丹田或涌泉穴。
[意守] 意守中丹田或涌泉穴口
[作用] 調运膀胱经气脉(“王枕”为膀胱經的穴位),令人耳目聪明,头脑清醒。
(5)导引风池:
[姿式] 接前式,顺势以二、三、四指前端的指腹部(俗語叫“手指肚”)自“玉枕穴”处向下外方导引“风池穴”①,反复作十数次(如图42、43)。
① 风池穴,在枕骨外粗隆两侧之下,当項后大筋外側的发际部凹陷处。
(呼吸] 自然呼吸,气沉中丹田。
[意守] 意守中丹田,意念活动与导引动作合一。
[作用] 調达胆經气脉(“风池”为胆經的穴位),
主健脑安眠,令耳目聪明。
(6)推按肾俞:
[姿式] 接前式,将两手自肩前引向腰部的腎俞穴,以掌心自腎俞穴,向下推按十数次(劲在手掌的腕根部),一直可推到骶骨部(如图44、45)。随后,放下两手还原为起式。
[呼吸] 自然呼吸,或腹式深呼吸。
[意守] 意守腎俞或命門(即后丹田)或中丹田。
[作用] 强壮腎气,健腰脚声扶肝腎,安心神,益脑。
(7)弯腰攀足:
[姿式] 接前式,将左脚收回,右脚向右侧横开半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如练坐式即将两腿平伸),两手自前方缓缓上举,手心向上,指尖向后,随即弯腰(以腰为軸),两手伸向足背(腿要伸直),稍停即将腰直起,仍还原为起式,如此,反复练十数大(如图46、47)。
[呼吸] 自然呼吸。
[意守] 意守中丹田或涌泉穴。
[作用] 强壮腰腎,固精舒筋。
(8)順划双环(双搖辘轳):
[姿式] 接前式,将右脚收回,左脚向左横开半 步(如练坐式则将平伸的两腿收回,仍为盘膝坐式),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