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四中高二语文《一个小农家的暮》课件 新人教版.ppt
二、透过诗歌的文字,你感受到的妻子和丈夫分别是个什么样的人? 妻子:?第一段“嫣红的火光”“嫣红的脸”“闪红”的“青布衣裳”,透过“颜色”的处理,美化了诗境。妻子的容貌是美丽的,性情是温柔、贤淑的,心地是善良的。 丈夫: “他从田里走回来”可以看到他是简朴、勤劳的;“便坐在稻床上/调弄着只亲人的狗”,以及踱到栏里去看牛,回过头问声“怎样了——我们新酿的酒?” 动作的处理,表现了他温柔、善良与可亲,丈夫强烈地关爱着这个家。 三、作者为什么把在军阀统治下的农村生活写得如此诗情画意? 这首诗写的是被诗人理想化了的农村生活。诗人以欣赏的态度,跳荡的旋律,便于表现欢快情绪的“阳”韵,描写一个农家的傍晚荡漾着幸福、和谐与欢乐的生活。描写平淡,而诗意盎然。 ?之所以这样写,也与作者此时在国外,思念祖国、思念故乡有关。距离,使诗人把记忆中的农村生活的表象修缮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让人思念。 四、结尾孩子们唱:“地上人多心不平,天上星多月不亮。”这话有什么深意? 这两句普通的江阴民谚,如果说单从孩子的口里唱出来的话,只能说明它是一种流传的歌谣,孩子只是把它哼唱出来。那么,从字面上,从传播的广度看,它代表大众的心声,对苍生的艰难生活的申诉。另外,也体现出诗人当时大力提倡写作民歌、儿歌,从各地方言中吸取精华用于诗歌创作的诗歌理念。 语言品味 初期白话诗的语言有诗句口语化的特点。 这首诗语言质朴无华,而富有变化。在写女主人公时运用色彩的变化来映衬她的勤劳、娴淑和美丽。“灶门里嫣红的火光,/闪着她嫣红的脸,/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嫣红”和“青布”颜色的鲜明对比,动词“闪”逼真地写出了火光闪动的画面,生动地描写了农家生活最细腻的厨房场景。 语言品味 而在描写男主人公时主要用动作,“衔着”烟斗从田里“回来”,“挂去”了锄头,“坐”在稻床上,“调弄着”狗,“踱”到栏里去看牛,从这些动作看出了农村生活的悠闲、与自然生命的贴近。诗人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他知道农民的烟斗都是衔了多年的,锄头是放在屋角的,床是南方的稻床,狗如同自己家的亲人一样。而且男主人显然以一家之主的身份问:“怎样了——我们新酿的酒?” 孩子们的活动是看月、数星和“借景抒情”地唱着民谚。整首诗的语言是散文化的,例如对月色的描写:“门对面青山的顶上/松树的尖头,/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格外地清新、隽永。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1920年9月4日伦敦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与同是抒发思国之情的诗人的另一名作《教我如何不想她》相比,本诗在意境的创造(即诗人所言“自然界”与“情感的努力”之相交相并)上,具有鲜明的优长。首先,从对“自然界”的描绘来看。《教我如何不想她》中也刻画了许多形象的画面,如“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等。这些画面本身都很优美,但相互之间却缺乏必要的同一性与有序性(例如“落花”“鱼儿”与“枯树”“野火”之间),因而有“为情而造境”之嫌,造成了境与境之间的“隔”。而本诗所写皆为农家生活之景,因为景与景之间内在的有序和整合,又纯以白描手法出之,致使本诗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写景叙事的画面,无须以“啊!……教我如何不想她?” 一个小农家的暮 刘半农 刘半农(1891—1934),原名寿彭,改名复,字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健将。1907年入常州府中学,1912年到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辑。《新青年》创刊伊始,即为之撰稿,并一度参加编辑工作。1918年和钱玄同合作演双簧戏,争辩关于白话文的问题,有力地推进了白话文运动。是最早发表白话新诗的诗人之一。1920年赴英入伦敦大学学习,1921年转入巴黎大学专攻语言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1926年主编《世界日报》副刊,任中法大学国文系主任。同年将自己多年来在诗歌创作上的成果结集出版,分别是《瓦釜集》、《扬鞭集》。1929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平大学女子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务长等职。1934年赴绥远地区调查方言,搜集民谣,途中病逝。 刘半农是中国新诗的开拓者、白话文的倡导者。他积极主张写新诗和应用白话文,并亲自进行实践。他还倡导文学作品的分段和运用新式标点,并创造了“她”“它”二字,沿用至今。 刘半农生性活泼勇敢,但也有失之草率无谋的地方;再加上他“没有正式的学历,为胡博士(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一英语 Module 3 《The Violence of Nature》课件2(外研版必修三).ppt
- 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一英语 Module 3 《The Violence of Nature》课件4(外研版必修三).ppt
- 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一英语 Module 3 《The Violence of Nature》课件5(外研版必修三).ppt
- 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一英语 Module 3 《The Violence of Nature》课件6(外研版必修三).ppt
- 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一英语 Module 3《 The Violence of Nature》课件3(外研版必修三).ppt
- 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一英语 Module4 《Sandstorms in Asia》课件1 (外研版必修三).ppt
- 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一英语 Module4 《Sandstorms in Asia》课件2 (外研版必修三).ppt
- 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一英语 Module4 《Sandstorms in Asia》课件3 (外研版必修三).ppt
-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四中高二语文《动人的北平》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四中高二语文《动物游戏之谜》课件 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