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野外实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习单位:**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指导教师:** 实习时间:2011年9月14日 -- 2011年9月16日 专业:2008级地理科学 学号:*** 姓名:*** 九月十四日 黎明时分我们早早的起床准备搭车去黄山,大包小包的聚集的校门口。等待的时光是难熬的。许久,车来了,大家按照既定顺序上了车。随着汽车发动,我们想黄山进发…… 汽车一路辗转向南,路经芜湖、铜陵。到了翡翠谷,大家的热乎劲丝毫没有因远行即将带来的疲惫而降低,没有笙歌,仅有的是我们的欢闹,谈笑风生,好生悠哉。 一汪碧水似乎并没有给大家带来过多的兴奋,例旧的拍照,例旧的嬉笑。到了中午时分我们驱车来到下榻的酒店。下午我们来到十分有名的宏村。穿过画桥,沿湖而行,前面是南湖书院。一个小小的村子里就有古老的书院,这并不仅只是宏村特有的现象,而是整个徽州地区崇文的表现。书院虽在外界不太为人所知,但从这间小小的课堂里却走出了许多民国时期的知名人物,如民国初年代理国务大臣汪大燮、徽商巨贾汪定贵等等。 ??? 宏村是一个牛形的村落,这里有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整个水系以“牛肠”为线,引西流之泉水,南转东出,九曲十八弯,百转千回,利用地落差,使泉水从村中潺潺流过。上游设有水闸,控制着水的流量,保证着牛肠里的水不少不溢。水流顺着“牛肠”流入村中的“牛胃”。“牛胃”原是村中的一眼天然泉水,后开拓成一个水塘,呈半月形,村人称之为“月沼”。月沼为何不开成满月形呢?俗话说“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开拓成满月形,月满后则亏,暗示着以后的生活就要走下坡路了,汪氏祖先追求的是“花未开,月未圆”的境界。水流最后汇入南湖,经过滤后流入河道。整个水系把宏村串了起来,“牛肠”从每家每户的门前流过,形成了“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的景象。 ??? 宏村之中,徽派建筑比比皆是,但要说其中的代表,则非承志堂莫属了。承志堂是清末盐商汪定贵的私宅。整个住宅分工明确,整进院落以回廊相连,错落有致,精巧实用。承志堂最令人称奇的是大量的木雕艺术品。在这些木雕工艺中,正堂上的“宴官图”是最具代表性的。听着导游的解释,仰着头凝神仔细观看,虽看不太清晰,但各种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仍显得惟妙惟肖。 ??? 参观完了一处又一处精美的宅院,走出村来,村口有两株高大的古树,一为白果(银杏树),一为红杨,都有四百年以上的树龄,这两棵树也是宏村的风水树,村中的红白喜事都要绕行过这两棵树。村外的风景别有味道,古树掩映、绿叶成荫、水声细细、鸟鸣声声,一派悠然的田园风光。 九月十五日 清早,我们起了床,洗漱、早餐,随后上了大巴,奔赴黄山风景区,一切安排的紧凑而有序。 汽车在并不是很宽的道路上飞驰,一路上,平原、山岭高低错落,见惯了平原,愈发觉得这儿平地的珍稀。渐渐的,海拔高了,山也开始走近了视野,从远处的连绵状转而向山间公路的深入……到了黄山风景区售票口,稍稍等待后我们近百号人分乘几辆景区大巴赶往云谷寺。这儿山间的道路,又是另一番景象,蜿蜒之态,盘山而上,“之”字形的公路,起伏的落差,未近黄山,却早早的领略了几分大气。 约莫十来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了云谷寺。站在停车所在的平台上,仰望黄山诸峰,难以想象我们脚下之土已海拔千米有余。黄山诸峰在身下林海的映衬下,是如此的挺拔、突兀,山体垂直节理完美体现,条带状自下而上,直上云霄,云雾掩蔽处,大有可达九天之势。细看群峰,与底下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绿意相比,久经风吹日晒的浅肉红色成为了主旋律。除此之外,中间夹杂着来自与下方一样的音符,不致单调,宛似一幅水墨画初呈人世——婉约处彰显秀气,亦不乏几分干云之势。环视周围的树丛,发现一路所见的高参蓊郁之象已经悄悄的被竹林取代。不同的格调,不同的精致,而这,仅仅是因为海拔高了。 我们此行,天气格外的好,阳光的明媚,映照在无垠的远近山顶上,显得熠熠生光,想是沿途所闻的景点以仙家取名于此多少有些相联吧。走了很久,大约近11点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始信峰。名字很是特别,相传是明代黄习远自云谷寺游至此峰,如入画境,似幻而真,方信黄山风景奇绝,并题名“始信”。 “始信”——开始相信黄山的美丽,一点不假,登峰环顾,确有“妙不可言,说也弗信;岂有此理,到者方知”之感。峰腰西侧有密集参天的大松树沿坡丛生,苍劲多姿,奇态万状,故俗称:“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始信峰与东南一峰仅隔丈许,古时曾以断木为桥,游人手扶“接引松”而渡,接引松因此为名。如今已建石桥,名为“渡仙桥”,接引松依然挺立在桥畔。“始信”之名,千载叫绝。巧石争妍,奇松林立,三面临空,悬崖千丈,云蒸霞蔚,风姿独秀。难怪乎民国傅增湘大加赞美道: 峰奇今始信,不负此峰名。 下瞰散花坞。峰峰玉琢成。 摩霄无鸟过,架石有松横。 我亦嗟才尽,空劳赠笔情。 我们在这儿停留了半个多小时,这才继续启程,向着光

文档评论(0)

yyh8922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