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布式并行计算应用(一)
迎接P2P分布式并行计算
今年是处理器的“双核年”。多年以来,Intel和AMD都在持续努力提升CPU计算能力,在单芯片频率达到近乎极限后,终于将CPU推入多内核时代。
现今的个人计算机,运算能力是早期大型计算机的百倍以上,这是拜软件业与硬件业互相促进之赐。众所周知的例子,是所谓“微软-英特尔”联盟,即操作系统和处理器相互刺激市场需求。市场竞合的结果,导致寡头垄断局面形成;在个人电脑市场上,两硬(Intel、AMD)一软(微软)分蛋糕分得不亦乐乎。
我们需要越来越快的计算机。人类追求极限的永恒需要,会让我们在追求更高计算能力的路上继续走下去。然而,“更高计算能力”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快的CPU”,所有CPU计算能力的总和,总是大于单个CPU,分布式并行计算,提供了让许多CPU协同工作的可能性。
多CPU(多台计算机)协同,基本上是软件层面的问题,软件层面的问题,最终还是操作系统平台的问题。互联网给了Google一个机会,把运算放到客户端去执行,这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它意味着更少的中央服务器投入和更好的用户体验。Google持续推出基于Web的新服务,几乎让人觉得Web OS时代已经到来。这判断为时过早,可以说,目前Web客户端平台运算能力相对于纯本地程序,是相当低下的;再者,浏览器本身,仍然需要在操作系统之上运行;其三,这种架构仍然没有将客户计算机有机地整合起来。
IBM等大公司,推网格计算概念已有多时,实质成果还不如小小一个BT/eMule来得大。P2P技术用在文件共享上,已经改变了整个娱乐业格局,如果它被应用于运算能力协同上,前途无可限量。
互联网会更加普及,未来所有个人设备都会随时在线,设备(客户端)是人类个体的智能代理。如果把每个设备看作CPU的一个内核,将能组成一个运算能力强大的多核CPU。过去几十年,计算机CPU和操作系统,一直在朝着高度集成化方向发展,导致软、硬件体系结构趋向于高度复杂,单机运算能力也在逼近极限。基于P2P的分布式并行计算,另辟蹊径,化解了单机高度集成带来的复杂度。
基于P2P的广域网分布式并行计算,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协同机制。客户端之间如何互相协作、如何分解问题、如何解决通讯导致的延迟、如何实现“热插拔”……
第二,信用机制。WebService租用和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未能变成主流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用机制不够健全。信用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信用观念,一个是信用技术,前者取决于后者。
除了一些科研项目外,目前尚不存在影响力广泛的广域网分布式并行计算应用。P2P技术的应用,仍停留在较低层次的文件共享上。最有可能让P2P分布式并行计算得以实现的,是操作系统厂商。《黑客帝国》的英文原名是Matrix,即矩阵;该片描写的,其实就是一个P2P并行运算的场景。片末,人类和计算机达成妥协,或许也预示了P2P并行运算的光辉未来。
P2P分布式并行计算,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得以广泛应用之日,也将是软硬件体系架构大变革之时。那一天,CPU将和我们的大脑一起被解放。
分布式并行计算应用(二)
云计算与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关系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
最近,大公司如MS、Google、IBM等都在炒作一个概念就是云计算,如IBM跟欧盟合作开展云计算,欧盟拨款1.7亿万欧元;Google与IBM 联合力推云计算模式;Yahoo也把宝押在了云计算上;我国也在无锡跟IBM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云计算中心;有人说微软收购Yahoo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在Yahoo在云计算方面的领先地位,多少有点儿道理。那么,什么是云计算?有人把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翻译成“云雾计算”着实是可笑,使有人在问什么是云计算,什么是雾计算,说明多数人对于云计算是一头雾水。云计算可不是“云雨”,可不是云山雾罩。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许多跨国信息技术行业的公司如IBM、Yahoo和Google等正在使用云计算的概念兜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云计算这个名词可能是借用了量子物理中的“电子云”(Electron Cloud),强调说明计算的弥漫性、无所不在的分布性和社会性特征。量子物理上有“电子云(electron cl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一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届新高考生物冲刺热点复习:表观遗传与基因表达的调控.pptx VIP
- 北师大文学院2016年文学类考研资料之中国古代文学复习指要.pdf VIP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体育教案(全册详案版).pdf VIP
- EZVIZ萤石智能锁 执手系列-DL20系列CS-DL20VS-BrB1N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民航安全检查实务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5届新高考生物热点冲刺复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pptx VIP
- 《宋代山水画鉴赏》课件.ppt VIP
- 《宴席设计实务》课业设计 课程设计 教案.pdf VIP
- GB_T37755-2019智能变电站光纤回路建模及编码技术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