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为浸渍剂,除了考虑到粘度低、粘度小、残炭率高等因素外,还必须考虑其与炭纤维的物理相容性、浸渍剂炭的微观结构以及工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热处理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浸渍剂炭特性的影响。 在相同的热处理温度下,沥青炭和树脂炭的特性差异较大。 (1)中间相沥青制备机理 中间相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 (a)内部条件----平面芳烃分子尺寸要足够大,以保证分子间强大的相互作用力,这是组成分子彼此有序排列的原动力; (b)外部条件-----使体系保持在一个合适粘度范围以保证分子足够自由移动。 (2)中间相沥青的制备方法 a、以纯芳烃为原料比如C9烷基苯、萘、甲萘、蒽、苊和菲等直接合成; (Ⅰ)热处理法:将四苯并吩嗪在高于500℃热处理3小时以上,每个分子脱去3个氢原子后直接转化成100%的中间相沥青。 (Ⅱ)强质子酸催化法:在摩尔分数为1%~20%的强质子酸催化剂存在下,将喹啉在惰性气氛中预热处理制备中间相沥青。 (Ⅲ)AlCl3催化法:将蒽或萘在AlCl3及少量水存在下或氮气流下热处理数小时,使其发生阳离子缩合反应,可制得C/H原子比为1.22~1.33的中间相沥青。 (Ⅳ)HF/BF3催化法:使用HF/BF3为芳烃缩合催化剂,在210~300℃直接将萘或蒽缩合成中间相沥青。 b、以石油沥青、煤沥青(煤)和蔗糖等为原料热处理加工制备 (Ⅰ)以石油沥青为原料,在400℃下将氮气快速通入石油沥青 中鼓泡搅拌8~19h,最终获得液晶相体积分数为26~64%,若将沥青进行真空热处理或加压后再在400~410℃进行真空热处理或在460℃、5MPa下搅拌2h,再在400℃热处理2h、320℃热处理20h,则其产率可以增加到50%以上。 (Ⅱ)以无喹啉不溶物的煤焦油在氮气的保护下于430℃恒温2h,再升温到450℃用氮气搅拌数分钟即可获得。 (3)中间相沥青的结构 中间相沥青分子结构 芳香环平面的层状堆砌结构、取向结构及它们随温度发生变化 检测方法 核磁共振法(13C-NMR)和广角X射线衍射法(WAXD) 中间相沥青分子结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起始原料和制备条件。 以萘和蒽为原料制备的中间相沥青往往是可溶的,它们的分子结构主要有:三联萘、五联萘、三联蒽、三联甲萘,萘基中间相沥青(100%中间相)中含量最多的是分子量从434到842的多联萘。 中间相沥青中存在着择优取向的扁盘分子组成的分子柱。 (4)中间相沥青的性质 煤沥青的粘度与软化点无关,而由沥青的性质和加热温度所决定。 提高加热温度时,沥青粘度有急剧改变的特性,在一段温度范围内都维持最低值。--是由于沥青分子中的喹啉不溶物(QI)组分(TS)之间的溶剂化作用较强,即较小的分子渗透包围大分子,使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减弱,阻力减小,即粘度降低 。 润湿角 不同软化点的沥青的接触角和温度的关系曲线的特征性差别很小,但在软化点提高时,润湿角曲线有规律地移向高温区。 沥青的TG分析及其热分解动力学 沥青的残炭率及可石墨化性研究 沥青不同于树脂,沥青的残炭率受炭化条件影响极大。 常压下炭化,武钢中温沥青与太钢高温沥青的残炭率分别是47.3%与61.9%,很显然,挥发分含量越高,残炭率越低,但这种关系又并非绝对的,一旦炭化压力升高,小相对分子质量挥发分被滞留下来,发生进一步的聚合反应,也可能使残炭率剧增。 撇开C/C复合材料的浸渍增密过程,单独讨论压力对残炭率的影响意义不大,因为除了考虑宏观上沥青的残炭率外,实际增密效率、成炭形貌对C/C复合材料来说更重要。 由于沥青在低温转化时经历了一个可塑性的液相阶段,即形成中间相的液晶体系,因此炭化后具有较好的可石墨化性。 但随着沥青组分的变化,操作条件的差异,沥青炭的可石墨化性会有所改变。 图2-5沥青基C/C复合材料中沥青基体炭与纤维的结合形貌 (a)单个中间相变形体包围纤维 (b)多个中间相 (c)多个中间相变形体包围多根纤维 a b c 图2-6 沥青基炭/炭复合材料的偏光显微照片 (沥青基体相对于纤维表面发生了择优取向) 图2-7纤维/基体作用对沥青基单向炭/炭复合材料收缩孔和裂纹分布的影响 石油质(γ-组分) 含有4~6个苯环的芳香缩合物。稍加热即可聚合为沥青质。 沥青质(β-组分) 含有7个以上苯环的芳香缩合物。中沥青中含有沥青质32%~39%。 苯不溶物(α-组分,TS) 又称游离炭。是大分子缩聚苯环化合物。有助于降低沥青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 吡啶不溶物(C1组分)和可溶物(C2组分) C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光伏电站运行常见故障及技术解决方案.pdf VIP
- 军队文职考试《公共科目》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docx VIP
- 生成式AI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教师教学决策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二物理导学案-全一册.pdf VIP
-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pdf VIP
- 人民大2023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PPT第2章 选:论文选题与研究设计.pptx VIP
- 2025年中国食品级碳酸氢钠数据监测报告.docx
-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教授——程林同志事迹材料— .doc VIP
- 高中物理竞赛-话题5:多质点在动态多边形顶点的相遇问题和多解问题.doc VIP
- 《提升基层干部管理能力》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