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般可写出如下回归分析结果: * 提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但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居民消费水平也有明显差异。为了分析什么是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消费水平的数量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去研究。 第五节 案例分析 研究范围:全国各省市2002年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截面数据。 理论分析:影响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因素有多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应是居民收入。从理论上说可支配收入越高,居民消费越多,但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于1。 数据:从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得到 12463.92 9337.56 6679.68 5234.35 6051.06 6524.52 6260.16 6100.56 13249.80 8177.64 11715.60 6032.40 9189.36 6334.64 7614.36 6245.40 6788.52 10284.60 7191.96 5069.28 4710.96 4859.88 5342.64 4973.88 4462.08 10464.00 6042.60 8713.08 4736.52 6631.68 4549.32 5596.32 4504.68 5608.92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 配收入(元) X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 每年消费支出(元) Y 地 区 6958.56 11137.20 7315.32 6822.72 7238.04 6610.80 5944.08 7240.56 8079.12 6330.84 6151.44 6170.52 6067.44 6899.64 5574.72 8988.48 5413.44 5459.64 6360.24 5413.08 4598.28 5827.92 6952.44 5278.04 5064.24 5042.52 6104.92 5636.40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 配收入(元) X 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 每年消费支出(元) Y 地 区 (接上页数据表) 估计参数: 假定模型中随机误差项满足基本假定,可用OLS 具体操作:使用EViews 软件包。估计结果: 模型检验: 估计的解释变量的系数为0.7585,说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 人均年消费支出平均将增加0.7585元。这符合经济理论对边际消费倾向的界定。 1. 经济意义检验 2. 统计检验 经济预测: 1.点预测 西部地区的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第一步争取达到人民币8270元,代入估计的模型得估计的年平均消费支出水平为 第二步再争取达到人民币12405元,利用所估计的模型可预测这时城市居民可能达到的人均年消费支出水平为 均值预测区间上下限: 2.区间预测 平均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6393.03,6717.23) 平均值置信度95%的预测区间为(9292.33,10090.83) 个别值预测区间(略) 本章小结 1.变量间的关系: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 2.现代意义的回归:一个被解释变量对若干个解释变量依存关系的研究。 实质:由固定的解释变量去估计被解释变量的平均值。 3.总体回归函数:将总体被解释变量Y的条件均值表现为解释变量X 的某种函数。 样本回归函数:将被解释变量Y 的样本条件均值表示为解释变量X 的某种函数。 4.随机扰动项:被解释变量实际值与条件均值的偏差,代表排除在模型以外的所有因素对Y的影响。 5.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对解释变量的假定: 对随机误差项的假定: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