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黎钦线常见病害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研究_工程建筑论文
黎钦线常见病害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研究_工程建筑论文
摘要:广西沿海铁路黎钦线地处广西西南部,为大西南重要出海通道,现日通过列车 17 对。黎钦线建于1998年,当时修建标准按地铁一级,国家二级,建设标准较低,由于逐年来运量不断增加,该线已难于适应运量的不断增加,尤其是路基问题突出,路基面宽度不足、高路堤下沉、路基边坡溜塌等病害大量存在,难以适应目前运行的要求,也给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近年来,为了改善线路状况,不断修改采取课题,并大量投入使用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新设备,使线路状况有所改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保证黎钦线的线路质量均衡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铁路路基病害产生原因防治办法
1铁路线路概况
黎钦线从南宁铁路局沙江站接口(K0+000)到马皇站(K107+994),全长107.910公里。由于黎钦线地处广西西南站,沿途山峦叠嶂,铁路盘山绕行,自然环境恶劣该段线路经过前一阶段的工作使我们感到:黎钦线的崩坍落石病害整治,主要应在危险地段巡守及“拦截”等轻型措施上。从每年安排的施工资金看,要使我段管内线路地段对抗落石的安全概率达到100%,这至少在多年内是不可能的,应进一步加快整治步伐,以求大范围内有一个较高的安全概率。另外,我们将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加强信息反馈,注意轨栅的栏截情况及双排、多排轨栅的抗击力,针对实际,制定对策,改进方法,提高拦截能力。同时,我们将修订和完善轨栅的施工质量标准,以提高施工质量,将“拦截”与其它防治形成综合配套使用,为运输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4)运营铁路危石防护柔性网的设置情况。
黎钦线横州—飞龙区间k14+200—+325地段,线路左侧为高路堤,右侧为路堑,堑顶以上是上陡下缓的自然山坡,缓坡带坡度为40度,坡面有0.2—1m的覆盖层,植被十分发育,后侧坡度在70度左右的陡崖,高出路基80—150m左右,坡面主要为裸露的灰岩,岩体呈现强风化状态,加上受结构影响,节理裂隙十分发育,纵横交错,规律性较差,裂缝间距为0.1—1.2m 左右,该段坡崖崩塌落石较多,其中1.0—2.4吨重落石较常见,严重危险行车安全。
使用瑞士布鲁克(成都)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Rx-050型SNS柔性被动防护网(后简称“防护网”),是简便快捷的一种整治山坡落石问题的方法。
(5)系统设计。
根据该段边坡地形地质条件和落石特征,选用“防护网”,其防护能级为500Kpa,系统高度为4m,总长度为150 m,布置在中部缓坡带下侧高离路基平面20m左右位置处。为了便于当地放牧牧民和畜牧的通行,系统按70m和80m两段布置,两段沿走向方向在中部重叠5m,顺坡向水平间距10m左右。
(6)“防护网”系统施工方法及程序。
①测量定位:
按照设计并结合现场地形对钢柱和锚杆基础进行测量定位,设计标准间距10m,现场可在8-12m之间调整,现场放线长度比设计系统长度减少3-8%,对地形起伏较大,系统布置难同一等高线布置时取上限8%,对地形较平规则,系统布置能基本上同一等高线沿直线布置时取下限3%为宜。
②基坑开挖:当开挖至基岩未达到设计深度时,则在基坑内的锚孔位置钻凿杆孔,待锚杆插入基岩并注浆后蔡灌注上部基础混凝土。
③预埋锚杆并灌注基础混凝土。
对岩石基础应为钻凿锚杆孔和锚杆安装,对混凝土基础亦可在灌注后钻孔安装锚杆,安装完毕将孔灌入水泥砂浆。
④基座安装。
将基座套入地脚螺拴并用螺帽拧紧。
⑤钢柱及上侧拉锚绳安装。
将钢柱顺坡向上放置并使钢柱底部位于基座上,将上拉绳的挂环挂于钢柱顶端挂座上,将拉锚绳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上拉锚杆环套连接并用绳卡暂时固定(设置中间加固和下拉锚绳时,同上拉锚绳一起安装或待上拉绳安装好后再安装均可)将钢柱缓慢抬起并对准基座,将钢柱底部插入基座中,最后插入连接螺杆并拧紧通过上拉锚绳来按设计方位调整好钢柱的方位,拉紧上拉锚绳并用绳卡固定。
⑥侧拉锚杆的安装。
安装方法同上拉锚绳方法,但必须再上拉锚绳安装好后方可进行。
⑦格棚安装。
格棚铺挂再钢绳网的内侧,并应叠盖钢绳网上缘并折到网的外侧15cm,用扎丝固定到网上,格棚底部应沿斜坡向上敷设0.5m左右,为使下支撑绳与地面间不留缝隙,用一些石块将格棚底部压住,每张格棚间叠盖约10cm,用扎丝将格棚固定到网上,每平方米固定约4处。
⑧危石防护试验。
“防护网”拦截落石在黎钦线k14+200-+325地段进行试验,垂直水平高度45m的山顶上选8块三向近似相同质量约500—600kg 的岩石,逐个用人工撬滚落,落石速度快、腾跃、弹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