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耳针、头皮、腕踝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耳针、头皮针、腕踝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学的进步,刺法灸法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传统的以针刺十四经脉腧穴为主的毫针刺法(又叫大针灸系统)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耳针、头针、腕踝针、手针、足针、眼针等,以针刺某一局部区域为主的微针系统。下面将介绍微针系统中最为常用的耳针法、头针法和腕踝针法。 第一节 耳针法 耳针法,是指用毫针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耳穴不仅能防治疾病,而且还具有诊断作用。如通过按压、观察、电阻测定等方法,寻找阳性反应点,以辅助诊断。 一.耳针刺激部位 耳针以耳穴为刺激部位。耳穴是耳廓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部位。是人体各部在耳郭上的缩影,是阳性反应点与治疗刺激点。 当人体内脏或体表发生病变时,往往在耳郭的相应部位有压痛、形态色泽改变或电阻改变,这些异常反应点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防治疾病的刺激部位。 (一)耳郭表面解剖 耳郭正面(图7-1) 耳垂:耳垂、耳垂前沟。 耳轮:耳轮、耳轮脚、耳轮脚棘、耳轮脚切迹、耳轮结节、耳轮尾、轮垂切迹。 对耳轮:对耳轮体、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轮屏切迹。 耳舟:耳舟。 三角窝:三角窝。 耳甲:耳甲艇、耳甲腔。 耳屏:耳屏、屏上切迹、上屏尖、下屏尖、耳屏前沟。 对耳屏:对耳屏、对屏尖、屏间切迹。 外耳门:外耳门。 2.耳郭背面(图7-2) 耳轮背面、耳轮尾背面、耳垂背面、耳舟隆起、三角窝隆起、耳甲艇隆起、耳甲腔隆起、对耳轮上脚沟、对耳轮下脚沟,对耳轮沟、耳轮脚沟、对耳屏沟。 3.耳根 上耳根、下耳根。 (二)耳穴的分布 1.总的规律 如同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朝下,臀与四肢朝上,胸腹躯干居中。 2.具体规律 ①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及对耳屏。 ②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 ③与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上、下脚。 ④与躯干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 ⑤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 ⑥与胸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腔。 ⑦与消化道相应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⑧与耳鼻咽喉相应的穴位在耳屏周围。 (三)耳穴的部位和主治(图7-8、9、10) 国家标准“耳穴的名称与部位”共91穴,下面逐一介绍,并对其中的常用耳穴(约30个)重点讲述。 1.耳轮穴位 (1)耳中:在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主治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咯血。 (2)直肠: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主治便秘,腹泻,脱肛,痔疮。 (3)尿道: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3区。主治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 (4)外生殖器:在对耳轮下脚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4区。主治睾丸炎,附睾炎,阴道炎,外阴瘙痒。 (5)肛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主治痔疮,肛裂。 (6)耳尖:在耳郭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痛症,风疹,失眠。 (7)结节:在耳轮结节处,即耳轮8区。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 (8)轮1:在耳轮结节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9区。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9)轮2:在轮1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0区。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10)轮3:在轮2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1区。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11)轮4:在轮3区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2区。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2.耳舟穴位 (1)指:在耳舟上方处,即耳舟1区。主治甲沟炎,手指疼痛和麻木。 (2)腕:在指区的下方处,即耳舟2区。主治腕部疼痛。 (3)风溪: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l、2区交界处。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过敏性鼻炎,哮喘。 (4)肘:在腕区的下方处,即耳舟3区。主治肱骨外上髁炎,肘部疼痛。 (5)肩:在肘区的下方处,即耳舟4、5区。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肩部疼痛。 (6)锁骨:在肩区的下方处,即耳舟6区。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3.对耳轮穴位 (1)跟:在对耳轮上脚前上部,即对耳轮1区。主治足跟痛。 (2)趾:在耳尖下方的对耳轮上脚后上部,即对耳轮2区。主治甲沟炎,足趾部疼痛麻木。 (3)踝:在趾、跟区下方处,即对耳轮3区。主治踝关节扭伤,踝关节炎。 (4)膝:在对耳轮上脚中1/3处,即对耳轮4区。主治膝关节肿痛。 (5)髋:在对耳轮上脚下1/3处,即对耳轮5区。主治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腰骶部疼痛。 (6)坐骨神经:在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即对耳轮6区。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 (7)交感: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主治胃肠痉挛,心绞

文档评论(0)

dengyuan6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