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炼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析: 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   ①“绕”字好,环绕,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炼句 “炼句”题设问方式 1、某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07山东卷) 2、结合全诗,请分析该句的妙处。(2011山东) 3.该句有人认为换成另外一句更好,你认为呢? (10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8.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用对比、借景抒情手法再次点明时间季节特点并描写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 答题思路: 1、结合文意,简析句意。 2、指出句子特殊之处和运用的表达技巧。 3、分析作用(景物特点、意境、情感)。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步骤一)“雁引愁心去”好。 (步骤二)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步骤三)“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想象更奇特,更新颖,与后一句对仗映衬,更显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回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 参考答案 【步骤分析】 一、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含糊; 二、解释手法、内容(考虑结构、表情达意、音韵等方面的作用。) 如在写景句,就勾勒其描绘的画面, 如在抒情句,就写出其能更好地抒发的情感 三、确定比较点,强调认可答案的优处。 (注:也可以适当分析相比较词语或句子的不足) 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 一、古诗(常见作家)的语言风格 二、提问方式: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3.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考点阐释 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解析]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 “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 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典题示例 (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 表达效果。   答题步骤  谈谈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春 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质朴口语化。 (叙)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析)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评) 巩固训练 诗歌的个人风格类 陶渊明:朴素自然  杜甫:沉郁顿挫 白居易:通俗易懂  李白:豪迈飘逸 李商隐:朦胧隐晦  王维:诗画一体 李清照:婉约凄切  陆游:悲壮爱国 辛弃疾:气势雄壮  李煜:伤感细腻 (孟)郊寒(贾)岛瘦 苏轼:旷达豪迈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古诗鉴赏之炼字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 试一试,给下面的空白处各填上一个动词,使之更有意蕴。 练习 相传,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

文档评论(0)

海川电子书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