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对个人外表缺乏兴趣 睡眠紊乱 食欲/体重改变/减少 性欲改变/减退 身体健康问题 病人的身体状况最近有什么变化? * 理想的情况是:询问所有的人! 如果非全部的人,最少要对有以上提到过的任何一种征兆的人问一问:急性苦恼、绝望、对未来失去希望或想要结束生命 * 规则一: 只要有所怀疑,就要 询问有关自杀的问题 * C.如何评估自杀:问“S”类问题 * 不太直接的方式 ‘你是否想过不值得活下去?” “你是不是很悲伤,觉得不如死了算了。” “当人们如你的这么难受时,有时他们可能会想到自杀。我想知道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想法?” 更直接的方式 “根据你刚才说的,我想知道你是不是在考虑自杀?” “你是想自杀吗?“ 询问自杀问题不会增加自杀危险。 不要太早—先听听病人怎么说 不要太晚—病人可能在你问之前已经自杀未遂过了? * * 通过向别人诉说自杀想法,大多数人反映说是感到放松而不是痛苦 病人的焦虑降低了,同时希望增加了 然而临床工作人员的焦虑可能增加,因他们不得不为病人做得更多些 * 劝说一个人去寻求帮助往往以最简单的倾听开始——给予全部的关注 以“你能跟我多说一些吗?”来回应病人的“是”,从而鼓励病人倾诉 不要打断病人或告诉病人如何去想或感受 平静地给予共情、支持和接纳,让病人谈论自杀想法、感受和计划 * 对自己或他人安全威胁的紧急性 计划和方法 既往自杀史 情感痛苦 家人或朋友的自杀 自杀的触发因素/精神疾病 保护性因素/资源 * 你有自杀计划吗?是什么? 自杀方式的易得性? 什么时候自杀? 在什么地方自杀? 你希望通过自杀达到什么目的? 在什么情况下你有可能实施自杀? * 你以前有过自杀行为吗 ? 几次? 什么时候? 什么触发的? 发生了什么? 你怎么活下来的? 你学到了什么? * 你现在有以前那样的自杀想法吗? 是什么导致的? 什么时候? 什么使你没有选择自杀? 你告诉过任何人或获得过任何支持吗? * 你认识的人当中有自杀未遂或自杀死亡的吗? 是谁? (还有其他人吗?) 什么时候? 发生了什么? 这件事目前对你的生活或你的自杀想法有什么影响? * 你目前感到的痛苦程度是多少?(可以使用0-100的尺度) 跟问题刚出现时比怎么样? 你能描述一下这种痛苦是怎样的吗? 跟你在其他情况下经历的相比较,这次的痛苦怎么样? * 识别促使发作的因素 注意病人是否醉酒 识别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探查是否存在抑郁/焦虑/其他精神疾病,包括人格障碍 * 你认为目前什么对你最有帮助? 你还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你认为还有什么使你想要活下去的理由吗?是什么? 现在有谁最能够而且愿意帮助你? 还有其它什么现在能够帮助你的? * 自杀病人一般不会直接寻求帮助 病人如果有心理痛苦或苦恼的征兆,都要直接对他进行自杀评估 评估自杀意愿,自杀能力,自杀决心及自杀的缓解因素,有助于评估自杀的危险程度 评估自杀想法,行为,计划,既往自杀史,家人或朋友自杀史及保护因素. 要关注解决病人的问题,而不只是仅仅阻止病人的自杀行为. * * * Our reactions occur on matters that are emotional, moral/ethical, legal matters, sometimes outside of our consciousness. They are based on our attitudes and beliefs. * median age for suicide - 42 years ?49% were female ?63% had mental illness (only 9% had ever visited a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 ?27% had made previous suicide attempts ?47% had relatives, friends, or associates with a history of suicidal behavior The most common negative life events in the year before death were as follows: 40% financial problems 38% serious physical illness 35% marital conflict * Any person has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suicidal when confronted with a situation that produces emotional pain AND is believed 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