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程教学大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填表日期:2011年5月10日 课程 名称 神经网络与软计算 英文 名称 Neural Network and Soft Computing 课程代码 9108001 学 分 时 32 开课 时间 类别 非学位课 开课 单位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 (姓名、职称) 蒋加伏 教授 面向 专业 理、工、经、管类各专业 考核 方式 √考试 □考查 预修 课程 高等数学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进化计算等软计算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解决所在专业的研究领域中有关非线性系统辩识、时间序列预测、特征排序与选择、数据聚类、模式识别、故障诊断和优化计算等实际问题。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主要教学内容如下: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与记忆;BP网络;RBF网络;SOFM网络;BAM网络;基于神经网络的特征选择;基于神经网络的系统辩识;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预测;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压缩。 模糊集合;模糊关系;模糊推理;模式的模糊识别;模糊神经网络。 进化计算与遗传算法;遗传算法的实现;基于遗传算法的路径选择;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遗传算法的容错技术。 主 要 参 考 书 目 [1]张智星等.神经模糊和软计算.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阎平凡等.人工神经网络与模拟进化计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闻 新等.MATLAB神经网络应用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 闻 新等.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的分析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备 注 课程类别:⑴学位课程,⑵非学位课程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填表日期:2011年5月10日 课程 名称 小波分析及其应用 英文 名称 Wavelet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课程代码 9108002 学 分 时 32 开课 时间 类别 非学位课程 开课 单位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 (姓名、职称) 李峰 教授 面向 专业 理、工科相关专业 考核 方式 考试 □考查 预修 课程 高等数学、泛函分析、数字信号处理 教学 目的 要求 1.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小波分析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 2. 要求学生了解函数空间结构理论、小波变换的原理及其构造,掌握小波分析及应用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小波应用概述(2学时) 第二章 Fourier分析基础(2学时) 第三章 Gabor变换(2学时) 第四章 连续小波变换(6学时) 第五章 多分辨分析(8学时) 第六章 分解算法与重构算法 (4学时) 第七章 小波图像压缩技术、图象边缘提取(4学时) 第八章 信号奇异性检测、小波信号去噪(4学时) 主 要 参 考 书 目 1. 孙延奎 小波分析及其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3月 2. 彭玉华 小波变换与工程应用 科学出版社 1999年9月 3. [美] 崔锦泰 程正兴译 小波分析导论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5年1月 4. 秦前清 杨忠凯 实用小波分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年 1月 备 注 课程类别:⑴学位课程,⑵非学位课程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填表日期:2011年5月10日 课程名称 信息与编码理论 英文 名称 Information and coding theory 课程代码 0811001 学分 3 学 时 48 开课 时间 I 课程 类别 学位 课程 开课单位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 (姓名、职称) 彭玉旭 讲师 面向专业 计算机 、通信等相关专业 考核 方式 √ 考试 考查 预修课程 通信原理,随机过程,概率论 教学 目的 要求  目的是通过教学和习题,使学生对信息与编码的基本理论、主要分析结果以及最新的发展有一个清晰和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要求学生理解信源、信息的度量以及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有关信源熵、信道容量等内容的计算方法和技能,了解信息论的发展与应用。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1 绪论:信息的概念;信息论的研究内容;信息论的发展历史 2 信息的度量:信息与熵;互信息;随机变量的互信息与条件信息等 3 离散信源及编码:信源的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