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简述欧阳修散文平易的文风○2、简析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特点
3、简述苏轼理趣诗的特点
4、简析黄庭坚的诗歌创作观5、简述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6.简述杨成斋体的特点
7.论述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
8.论述辛词的艺术风格
9试述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
10.简述元杂剧衰落的原因
11.论述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悲剧命运的原因
12.论述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悲剧命运的原因
13.简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14.试述《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15.简述《梧桐雨》的思想倾向16.简述马致远杂剧艺术上的特点17.简述元代历史剧的倾向
18.简述元后期散曲的特点
19.论述《琵琶记》结构布局的特点。
20.论述诸葛亮的形象
21.简述《水浒传》的情节特点
22.简述《牡丹亭》的思想内容
23.论述《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的形象
24.论述《牡丹亭》浓郁的浪漫色彩
25.简述顾炎武诗歌的特点
26.简述苏州派的传奇创作的特色
27.简述李渔戏曲理论的特点
28.简述《桃花扇》的思想内容
29.简述《桃花扇》中“扇”的艺术作用30.简述《聊斋志异》中鬼狐花妖的形象特点
31.试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
32.简述龚自珍诗歌的艺术特色
33.简述黄遵宪诗的艺术特色
34.简述章回小说的发展过程
35.简述姜夔词与周邦彦词、吴文英词的区别36.简要比较《长生殿》和《牡丹亭》结构及情感内涵的异同简述顾炎武诗歌的特点
.简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简析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 .简述辛弃疾词风的开拓。
简要说明陆游诗的思想内容。 .简析《水浒传》的思想倾向。 .简析宋濂散文的成就 简析《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所具有的典型意义。
简述《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 简析徐渭《四声猿》的艺术特点。
简述公安派文学主张极其意义。
简析洪昇《长生殿》中李、杨的爱情悲剧。
.简述归有光的散文艺术特色。 .简述杨成斋体的特点 《水浒传》结构上的特点
.汤显祖戏曲方面的创作特简述辛弃疾排遣苦闷的途径简述辛词的婉约词风 简析方苞创作的古文理论。.简述《聊斋志异》作品中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66.论述《红楼梦》的悲剧意义(或突破)?
67.简述南戏《拜月亭记》的艺术特点。
68.简述《儒林外史》中对立的两组人物的特点,以及作者各自寄寓的情感。
69.简述姚鼐散文理论的主要内容
70.陆游诗歌诸体皆备,古体、律诗、绝句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请参照这些诗作,论述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71.金圣叹在《水浒传读法》中说:“《水浒》
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试结合具体实例,谈一谈《水浒传》人物塑造性格化的主要特征。
简答论述
1、简述欧阳修散文平易的文风○1.欧阳修的文章平易近人、纡曲蕴藉。他继承了韩愈散文文从字顺的要求,摒弃了怪奇的文风,能愈雄健于畅达,在平常中见隽远。
在文体形式上,他的散文并没有有意避免偶俪现象而是适当地吸取骈文的有益成分,增加了散文的节奏感和情韵之美,并将古文笔法融入制诰表启等骈文写作之中,开创了宋代四六文的新体式。在欧阳修的努力下,古文在文章写作中的主导地位确立起来。欧氏的平易文风也成为宋文的代表文风。2、简析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特点
柳永的词作中除了描写闺怨思妇的生活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反映了他的“狭邪”生活。这些词主要以歌妓生活为描写对象。由于柳永与与她们接触较多,理解并同情她们的遭遇和内心痛苦,因而除了一般的描摹她们的玉肌琼艳、表现她们欢聚别离之外,柳词还更细致地写道她们的身世经历和心理活动,如写她们“刚被风流沾惹”的羞怯,因悔悟“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而产生的“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的愿望。一般而言,这些歌妓的形象是泛化的,并非特指,是为投合一般读者的欣赏要求而制作的。
3、简述苏轼理趣诗的特点
苏诗中有不少理趣诗。所谓理趣诗,就是诗人在写景、咏物、记事之中,有意识地阐发某种生活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索。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新泥”,以蕴涵哲理的比喻表达了对人世变迁的惆怅之情;而《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借写景而谈处世哲理,成为理趣诗的名篇。苏诗中的“理”,不是玄思和吊诡,而是生活中随感而发的感想,在习以为常中给人以新的启迪。另外,苏诗理趣诗中还有谈佛论禅之作,如《琴诗》,借咏琴而阐发禅理,别有韵味。谈空说有乃至“借禅以为诙”之作也不少。然真正富于理趣的还是诗中采集的那些生活中迸发的星火。
4、简析黄庭坚的诗歌创作观
北宋诗人黄庭坚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主张。他见于当时党争中以诗干政的风气,反对用诗直接比附时事的作法,提倡诗歌的相对独立性。在创作中,他放弃了白居易以来的诗歌讽喻传统,将创作的重心放在展现个人的精神世界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