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总复习课件(苏教版):6.3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金属的腐蚀及防护.ppt

2012年高考总复习课件(苏教版):6.3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金属的腐蚀及防护.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若电解液为500 mL含A溶质的某蓝色溶液,电解一段时间,观察到X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Y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中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X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 g。 ①电解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需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填加入物质的化学式)。(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②请你推测原溶液中所含的酸根离子可能是________;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推测,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两点: (1)判断在两极上分别是什么离子放电,H2O的电离平衡是否被破坏。 (2)判断电解A溶液时两极析出的物质是什么,从而确定需加入的物质。 跟踪训练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2.(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 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 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________极;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 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________g;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 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说明c处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电极应为阴极,则M为负极,N为正极。 ②甲中放的是NaOH溶液,电解时实质上是电解水,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③④要求算出b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就必须先根据丙中K2SO4浓度的变化计算出转移电子的数目。 设丙中电解水的质量为x,由电解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可得:100 g×10%=(100 g-x)×10.47%,x=4.5 g,所以整个反应转移了0.5 mol电子,根据电极方程式可计算出b电极放出的O2为0.125 mol,其体积为2.8 L,c电极上析出的铜为0.25 mol,其质量为16 g。 ⑤ 甲中电解的是水,NaOH浓度增大;乙中水电离出来的OH-放电,H+浓度增大;丙中电解的也是水,虽然K2SO4浓度变大,但pH不变。(2)铜全部析出时溶液变为H2SO4溶液,电解仍可以进行。 答案:(1)①正 ②4OH--4e-===2H2O+O2↑ ④16 ⑤碱性增大,因为电解后,水量减少,溶液中NaOH浓度增大 酸性增大,因为阳极上OH-生成O2,溶液中H+浓度增加 酸碱性大小没有变化,因为K2SO4是强酸强碱盐,浓度增加不影响溶液的酸碱性 (2)能继续进行,因为CuSO4溶液已转变为H2SO4溶液,反应也就变为水的电解反应 实验专项探究 探究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课本上介绍的氯碱工业、电解精炼和冶炼金属之外,还可用于净化工业废水、制备通常情况下难以得到的物质、测定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等。随着高考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关于电解原理应用的题目频频出现,该类题目综合性强,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 【典例探究】 1.惰性电极  2.直流电源 3.离子交换膜  4.冷却水 (2010年高考四川卷)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止碘缺乏病。碘酸钾(KIO3)是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剂,它的晶体为白色,可溶于水。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与过氧化氢或碘化物作用均生成单质碘。以碘为原料,通过电解制备碘酸钾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是________(填颜色)固体物质,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方法来分离提纯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碘。 (2)电解前,先将一定量的精制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时发生反应:3I2+6KOH===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电解槽用水冷却。电解时,阳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阴极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文档评论(0)

精品ppt.wor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