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4课.ppt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008年上海)“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的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3、《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名——王克已、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深受当时哪种思潮影响( ) A佛学 B、法家学说 C、道家思想 D理学 * * 第四课 宋明理学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王朝的短暂与分裂,使得人们饱经战乱之苦,从而逐渐对所谓的“君臣”秩序失去信心,转而求神拜佛、炼丹成仙,以求精神解脱,来世幸福. 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财货以事上则诛。 ——韩愈《原道》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2、魏晋以来佛教和道教的迅速传播 江 南 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武当山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三教图》(清·丁云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政恶多门久矣……三教(儒、佛、道)于是乎可一矣。 ——隋·王通《中说·问易篇》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2、魏晋以来佛教和道教的迅速传播 3、“三教合一”的潮流和对儒学的影响 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 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 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 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1、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2)主要思想观点 A、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 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B、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3)主要理论著作: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4)统治地位的确立: 明初 一物需有一理。 万物皆有理。 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天下只有一个理。 天者,理也。 有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 ——《二程遗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朱熹像 程朱理学 “理”是世界的本原 ——宇宙观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方法论 “存天理,灭人欲” ——道德观 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主要骨干。北宋理学之兴,乃儒学之重光。朱子崛起南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 ——钱穆 2、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守仁 2)主要思想主张 A、陆九渊: “心即理也”,并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陆九渊 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 材料一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 材料二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 主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人的意识,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意志等 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 2、陆王

文档评论(0)

jdyz03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