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概论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功能 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五章 课程与课程改革 第六章 教学 第七章 课堂教学设计与技能 第八章 德育 考核 平时:10% 考勤、课堂表现 期中:20% 考试或作业 期末:70%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学要求: 1.识记教育的概念,识记教育学各发展阶段的主要教育家及其代表作; 2.辨析区分教育起源的不同观点; 3.掌握教育发展各阶段的特征; 4.理解教育的本质属性;理解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5.懂得运用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 中国古代: “修道之谓教”(《中庸》); “以善先者谓之教”(《荀子》); “教也者,长其善救其失者也”(《学记》);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许慎《说文解字》) 在西方: education起源于拉丁文educere,前缀e是“使……出”,词根ducere为“导”的意思。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学校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卷》 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和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和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美利坚百科全书》 可见人们对教育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2)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 二、教育的要素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对学习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人。 “ 教育者” 这个概念,不仅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 总称” ,更是对他们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 规定” 。 (二)学习者 为什么用“ 学习者” 而不使用“ 受教育者” 或“ 学生” 这两个概念,主要原因是: 第一,“ 受教育者” 这个概念将教育对象看成是比较被动的存在,看成是纯粹“ 接受教育者教育” 或“ 被教育者教育” 的人。 第二,“ 学生” 这个概念尽管也有“ 学习者” 的含义,但是它所指称的“ 学习者” 主要是那些在身心两方面还没有成熟的人。 (三)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论 生物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1、神话起源论 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神或顺从天。 这种观点是人类在对自然与自身的认识有限,知识总体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所出现的,缺乏科学依据,没有正确反映教育的起源。 2、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C.Letoumeau,1831—1902);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1870—1944) 主要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是天生的生物行为,认为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而非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教育过程就是按照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评价: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否定了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把动物的本能性活动作为人的教育的基础,把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化为生物现象,忽视了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本能性生物行为之间客观存在的本质区别,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3、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 美国教育家孟禄(P.Monroe,1869—1947)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 评价:承认了教育的人类特有性质,把“教育”现象严格限制在人类行为之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和一种学习方式,模仿也确实是教育的途径之一;但这种观点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强调人类教育的发生,是一个无意识、非自主的过程,是人类“心理本能”驱使的结果,从而把有意识和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排除在教育之外。 4、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前苏联学者 主要观点: 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评价:该观点看到了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克服了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在教育社会属性上的缺陷;但是劳动只是教育产生的条件之一,但是这并意味着教育起源于劳动。 5、生活起源论 代表人物:杜威 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色彩静物写生讲义.ppt
- 盘点培训课程.ppt
- 普通高中美术 深港版.ppt
- 水粉风景画.ppt
-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ppt
- 如何写好教学设计方案.ppt
- 情境沟通六不同风格专家的沟通策略.ppt
- 伤仲永复习课件.ppt
- 莆田市实验小学施艳音乐与其它学科的综合.ppt
- 说课非常好2.ppt
- 《基于低空无人机的高分卫星遥感共性产品真实性检验 第2部分:装备配置要求》.pdf
- 《基于低空无人机的高分卫星遥感共性产品真实性检验 第4部分:激光雷达数据获取》.pdf
- TCASMES XXX—2023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ocx
- 基于低空无人机的高分卫星遥感共性产品真实性检验-第5部分:组网观测-编制说明.pdf
- 《基于低空无人机的高分卫星遥感共性产品真实性检验 第3部分:光学遥感影像获取》.pdf
- TCASMES XXX—2023 预制复合保温外模板应用技术规程.docx
- 基于低空无人机的高分卫星遥感共性产品真实性检验-第2部分:总则-编制说明.pdf
- TDCB 013-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安全管理平台技术规范》.docx
- TCASMES XXX—2023 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ocx
- 《基于低空无人机的高分卫星遥感共性产品真实性检验 第5部分:组网观测》.pdf
最近下载
- 内部控制岗位职责详解.pdf VIP
- (外研版2024新教材)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 1 作业练习设计.docx
- 黄芪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oc
- YBT4001.1-2019 钢格栅板及配套件 第1部分:钢格栅板.pdf VIP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
- 移动集团HCIP-云售前解决方案高级工程师培训认证题库.docx
- 印刷行业样品承认书.pdf VIP
- 标准图集-北京市房屋建筑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图集 柱、圈梁、钢拉杆加固分册.pdf VIP
- 采购项目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2021健康照护师复习题库【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