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有限公司良种肉牛场改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概论
1.1 项目摘要
1.1.1 项目名称
Q市XX有限公司良种肉牛场改扩建项目
1.1.2 项目主管单位
Q市畜牧水产局
1.1.3 项目建设单位
Q市XX有限公司
1.1.4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H省畜牧研究所
H省家畜繁育指导站
1.1.5 项目建设地点
Q市XX区XX公路33公里
1.1.6 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建设存栏优质德系西门塔尔肉用种子母牛200头,年生产优质肉用种公牛75头,优质母牛75头。
1.1.7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生产工艺:种牛生产按成年牛的饲养管理,犊牛、育成牛的饲养管理,繁殖母牛配种管理。
技术方案:运用现代肉牛育种理论和技术,培育优质肉牛核群。采用动物模型最佳无偏预测法,计算育种值。选择优质公牛。
繁育方案:采取西门塔尔牛与弗莱维赫牛配种提高生产性能;采用胚胎移植技术扩大种群。
1.1.8 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牛舍3200m2,运动场8000 m2,购置设备16台套。
1.1.9 建设期
建设期为一年,从20XX年5月~20XX年6月
1.1.10 项目辐射面
该项目建设达产后,不仅对H省的肉牛生产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将辐射到吉林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
1.1.11 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284万元,其中土建投资184万元,育种材料投资20万元,设备、设施投资56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3万元,预备费11万元。
资金来源:申请中央财政投资2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4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自筹60万元。
1.1.12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建设期为1年,第2年达到设计规模的50%,第3年达到设计规模,年均销售收入409.5万元,年均总成本298.65万元,利润102.8万元,投资利润率36%、内部收益率28.5%、财务净现值169.1万元,投资回收期为4.89年。
1.1.13 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该项目是以提高肉牛产量和品质为目标,在肉牛品种选择上,以肉乳兼用型品种为主,从而增加了繁育母牛的产奶收入,降低基础母牛的成本压力。尤其在草原资源日趋紧张,各地纷纷限牧、禁牧的情况下,走肉乳兼用型肉牛生产的技术路线,推广肉用基础母牛舍饲,必将对我省的肉牛生产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示范作用。有效地缓解肉牛生产对草原的依赖,减轻草原资源的压力,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 根据《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办法》、《2008年部分农业项目前期工作安排意见》和《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格式的要求》。
1.2.2 根据H省畜牧业“十一五”规划。
1.3 结论与建议
1.3.1 综合评价。
依靠草原放牧维持的肉牛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草原禁牧、肉牛舍饲已成必然。提高肉用母牛的产奶量,走肉乳兼用型技术路线是肉牛发展唯一的选择。项目选择的技术方案可靠,经济合理。
1.3.2 结论意见
引进弗莱维赫牛冻精,改良提纯西门塔尔牛,建立西门塔尔牛核心群,增强供种能力,是我国肉牛发展投资小、见效快、保持肉牛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3.3 问题与建议
目前肉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纯种肉牛、乳用兼用型牛数量太少,形不成规模,肉牛产业化生产难以形成。建议加大优质肉乳兼用型肉牛冻精、胚胎乃至优质活体种牛的引进和推广。
本项目原建设地点由于崔门种畜场产权制度改革,将全场土地及资产、资源整体出售,为保证项目的实施和项目长期发展,选择建场条件良好的XX公路33公里处西侧林间空地作为新建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单位保证各项设施设备的配套。确保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肉牛业发展的需要
肉牛业是畜牧业当中的重要产业,“十五”期间H省被列为全国肉牛生产优势区域。随着省委、省政府鼓励发展畜牧业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启动东部肉牛产业带建设之后。肉牛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近年来,北大荒牛业等一批大型加工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形成了覆盖全省、具有一定加工能力的企业群体。全省设计加工能力在1万头以上的企业22家,年可加工肉牛150万头以上。肉牛加工企业的兴起,带动了全省肉牛生产快速发展。2006年底全省有6个县年出栏肉牛达10万头,有17个县年出栏肉牛达5万头以上。肉牛养殖专业户5.8万户,养殖场3950个,养殖小区791个。到2006年底,全省存栏肉牛538.4万头,可繁母牛237万头,年出栏肉牛260.9万头。目前各大肉牛加工企业都存在着牛源不足,尤其是优质肉牛来源不足的问题,影响了肉牛加工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建设良种肉牛场,发展优质肉牛生产是我省肉牛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2.2 提高肉牛产业发展质量的需要
我省现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