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第四卷 复习资料(小泳).docVIP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第四卷 复习资料(小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第四卷 复习资料(小泳) 考试以明清为主,比例大概是明40分,清40分,近代20分。 题型: 填空题(文学常识、诗句) 10’ 不定项选择题 15’ 判断题 15’ 简答题 2×10’=20’ 论述题(论述+例子) 1×20’=20’ 赏析题(上课讲过的诗词) 1×20’=20’ 明代 诗 高启:明代第一诗人 P3 李东阳:茶陵派领袖 P7 (茶陵派:指明前期成化、弘治年间以湖广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其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人。他们做诗强调宗唐法杜,着眼于音调、法度,具有从“台阁体”向“前后七子”转化时期的过渡特点。) 李梦阳:前七子领袖;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P8 (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何景明:前七子的第二领袖 P11 李攀龙:后七子领袖 P19 (后七子 也叫嘉靖七子,是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继前七子之后重新倡导复古的文学流派。成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余曰德、张佳胤) 王世贞:后七子中影响最大 P20 公安派“三袁”: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 袁宏道:公安派领袖,“三袁”中成就与影响最大 公安派文学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P22 (公安派:是晚明时期受李贽影响而出现的一个反复古的文学流派。公安派不满前后七子的拟古之风,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艰深古奥,诘屈聱牙。表现了一定的变古创新精神。艺术上多能流露个性,清新洒脱,意达词畅。但也有境界狭窄、俚俗空疏的流弊。) 文 宋濂 P28 刘基:《郁离子》 ;“郁离”二字乃文明之意。 P32 唐顺之:唐宋派的代表作家,学习唐宋古文。 P36 (唐宋派 是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一个散文复古流派。他们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提法不满,极力推崇唐宋文风,强调自然流畅、直抒胸臆、反对艰深为文、模拟剽窃,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论调,对晚明“公安派”、清中叶“桐城派”都有重大启迪和影响。) ▲归有光(唐宋派):散文被誉为“明文第一”。 P38 ①内容:记叙往事、哀悼亲人之文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最为人传诵。这些叙事抒情散文,善于从一些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素材,加以锤炼,以简淡之笔,传人物之神,表真挚之情。 ②艺术特色: 即事抒情,真切感人; 注重细节、刻画生动; 篇幅短小,简言意赅; 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③作品: 《沧浪亭记》 P39 文章围绕沧浪亭的沧桑变迁,既写出亭变为庵,庵复变为亭的过程,同时又以古代极一时之盛而如今荡然无存的诸历史事实相对比,将沧浪亭置于广阔的时空之中,突出了沧浪亭历尽沧桑而不衰的生命力。 《项脊轩志》 P42 题虽写轩,实则怀人。借一轩以记归家三代妇女。睹物思人,悼亡念存,虽笔触很清淡,却感情极真挚。 钟惺:竟陵派领袖;风格“幽深孤峭”。 P53 (竟陵派代表作家还有谭元春) 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 P57 作品:《湖心亭看雪》P57、《西湖香市》P58、《夜航船》序P60 小说(主要考大题,详情请看PPT) 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P62 凌濛初: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国演义: 成书过程: ①西晋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以纪传体形式记述了三国的主要人物及其事迹。陈寿之后130年,南朝刘宋裴松之为之作注。裴注引用魏晋人的著作达210余种,资料详细,多采轶闻,极大的充实了《三国志》的内容。 ②魏晋时期的《华阳国志》、《世说新语》、《搜神记》、《语林》等著作,也不同程度的记载了一些三国人物及其事迹,都为《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 ③此后三国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唐代《大业拾遗记》所载隋炀帝与群臣观看的“水饰”,就有“曹瞒浴谯水”、“魏文帝兴师”、“刘备跃马渡檀溪”等三国故事的造型。李商隐《骄儿诗》:“或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说明三国故事至晚唐已在民间广为流传,人物形象渐趋鲜明。 ④宋代,三国故事被搬上舞台。宋代“说话”中,出现了专讲三国的说书艺人。 ⑤金院本有关三国故事的剧目有“赤壁鏖兵”、“刺董卓”、“襄阳会”等。 ⑥元代杂剧,更以三国故事为重要题材。元杂剧的三国戏极大地丰富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在《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⑦元代至治年间,建安虞氏刊印“平话五种”,其中《全相三国志平话》是迄今所能见到的关于三国故事的第一部小说定本。全书以蜀汉为主线,上图下文,凡八万字,叙事始于桃园结义,终于三家归晋,基本构成了《三国演义》的故事框架。但其内容与文字较粗糙。 (2)人物刻画:三绝(

文档评论(0)

jiangc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